【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為持續優化民間投資參與公共建設環境,並配合實務作業檢討,財政部擬具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朝野立委共識下,周五經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第10次會議三讀通過,將俟總統公布後施行。
財政部表示,十分感謝朝野立委在修法過程給予的支持及指導,本次促參法修法主要包含三大方向,擴大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類別、增訂政府有償取得公共服務及新增履約爭議調解機制,期望能透過本次修法擴大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能量。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此次通過的修法條文,主要目的配合國家政策發展需要及提高民間參與誘因,新增影視音設施、綠能設施、資源循環再利用設施及數位建設為適用促參法公共建設類別;為引進多元民間參與模式與國際接軌,增訂政府有償取得公共服務機制,得由主辦機關於營運期間購買公共服務以降低投資風險;另新增履約爭議調解機制,由財政部設置履約爭議調解會,以提升訴訟外之履約爭議解決機制效率。
促參法自89年施行迄今22年,已有高達1538件促參案件簽約,成功引進民間資金超過新台幣9239億元投入公共建設,分別在食、醫、住、行、育、樂等各領域提供了優質公共服務。為持續優化民間投資參與公共建設,財政部啟動「促參20年,促參2.0」修法作業,期待在促參法修正公布後,促參2.0版的促參法正式上路,開啟我國促參領域的新紀元,對於台灣的促參推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