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爆發俄烏戰爭,使鋼市復甦偏弱,法人看好成本跌、東南亞和歐美等國競相投入基建,明年若無突發性國際局勢變化,需求可望回升,中鋼(2002)、大國鋼(8415)、允強(2034)等15檔鋼鐵股,11月全收紅,近半漲逾10%,以建錩(5014)月漲3成最強,法人本周也全買超,加碼中鋼近6千張最多。
昨日和11月股價皆漲的15檔鋼鐵股,加上法人本周也加碼逾200~近6000張,有中鋼(2002)、大國鋼(8415)、允強(2034)、東和鋼鐵(2006)、新光鋼(2031)、燁興(2007)、彰源(2030)、官田鋼(2017)、海光(2038)、建錩(5014)、聚亨(2022)、新鋼(2032)、中鋼構(2013)、春源(2010)、運錩(2069)等。
本土法人指出,今年因俄烏戰爭影響,使全球用鋼需求復甦力道偏弱,明年若沒有突發性國際局勢變化,全球鋼鐵需求可望回升。
鐵礦砂目前價格約每噸84美元,自2021年高點已大跌5成。但因煤價支撐,煉鋼成本僅下滑3成多,進入冬季後,煉鋼成本跌幅將會縮小。長線而言,美國基礎建設,大陸供應鏈外移,帶動的設廠需求,以及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相繼推動基建,皆帶動鋼鐵需求增加,成為鋼市長線上揚的動能。
台灣的鋼鐵外銷,以東南亞及歐洲為最主要的市場,美國排名第四。台灣鋼鐵產值約二成為直接外銷,美國拜登政府已通過預算,投入基建,可望帶動台廠外銷美國的鋼鐵數量增加。
目前全球高度關注碳中和議題,全球的碳排放最大來源為發電,工業(包含煉鋼)的比重約18%,在減碳的沉重壓力下,高碳排產業會有減排的壓力,法人預期,長期而言,碳中和目標將壓抑鋼鐵的產出,並提高鋼品回收比例。
中鋼12月內銷盤價維持平盤,主要由於市場需求前景仍不明朗,原物料價格走弱,大陸市場需求在二十大後,仍較保守,短期盤價將呈區間震盪。統一投顧預估,中鋼1月的月盤產品盤價可望持穩,但由於鋼市仍在打底,2023年第一季季盤產品盤價有補跌壓力,棒線產品每公噸將調降2,000元以上,在盤價未出現反轉回升前,鋼鐵股後市宜中立看待。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