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迦再生(6891)搶攻細胞治療委託開發與生產製造服務(CDMO)商機,新上任的執行長林世嘉表示,除了竹北廠預計明年初動工,力拚2025年完工投產外,也將切入CAR-T領域,加入國際賽局。
樂迦積極打造成為亞洲最大專業細胞CDMO公司,除了竹北廠,汐止的營運總部,設有通過台灣TFDA和醫事司多項臨床試驗及細胞治療認證的先導工廠,提供細胞治療相關產品的CDMO服務,內容包含基因修飾細胞(CAR-T和iPSCs細胞),還有細胞層片(軟骨/纖維母細胞層片、幹細胞層片和食道上皮細胞層片)、免疫細胞(NK, DC和CIK細胞)與幹細胞(骨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與纖維母細胞)等技術。
林世嘉指出,樂迦7月成立CAR-T製程開發團隊,並延攬醫師張裕享擔任醫療長。張裕享多年前就投入細胞治療領域,花3年時間發明全新CAR並申請CAR-T專利。
張裕享是兒童血液腫瘤專家,超過20年臨床實務經驗,他過去跟隨CAR-T始祖Dario Campana教授,早期嵌合抗原受體(CAR)發明人之一,進行CAR-T研究從實驗室到臨床血液惡性腫瘤的治療,投入CAR-T免疫細胞治療已15年。
林世嘉說,傳統的血癌治療可能需要一輩子治療,而近年來興起的CAR-T療法針對適應症僅需一次的療程,將能有高機率治癒白血病、淋巴瘤或骨髓瘤患者,這是突破性療法。
根據歐洲骨髓移植學會資料顯示,每月登記CAR-T細胞治療件數超過3,000人次;台灣2020年資料指出,每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的新發個案約有3,000人。林世嘉認為,台灣的臨床醫療水準世界排名第三,樂迦具備CDMO能力,結合豐富的生醫長才,將推動台灣成為國際醫療重鎮。
據醫界聯盟基金會統計,2020年CAR-T細胞治療藥物的市場規模價值約11億美元,2031年將高達218億美元,突顯CAR-T商機無限。截至今年,世界上已有六項CAR-T產品,獲美國FDA核准上市,其中多以CD19或BCMA作為標靶來治療白血病、淋巴瘤或骨髓瘤。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