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環境緊張,美中關係、通膨及升息影響,以及俄烏僵持的戰事,都為金融市場增添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俄烏戰爭是今年對經濟產生最重大的負面影響,且明年可能也是如此,並警告,如果各國選擇往各自獨立的集團邁進,那將付出高昂的代價。
CNBC報導,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二十大工業國(G20)峰會接受採訪,他表示,「任何造成更多焦慮的事情,都是在損害經濟成長前景,以及全球各地人民的需求和期待」。
報導指出,喬治艾娃的評論是對波蘭於15日遭導彈襲擊的回應。
IMF曾對俄烏戰爭發出警訊,指其會導致全球貿易破碎化,並將全球明年經濟成長預測降至2.7%,而今年則為3.2%。報告內容顯示,「這是除了金融危機和疫情爆發之初,經濟從2001年以來成長最疲弱的一次」。
喬治艾娃說,目前已經看到破碎的跡象,源自供應安全這類合理的隱憂,現在已經看見,供應鏈因為疫情和戰火而中斷,這傷害國內及全球的經濟成長。她說,「如果各國選擇往『各自獨立的集團』前進,那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喬治艾娃解釋,對已開發國家的影響會特別高,而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IMF在上個月的報告中預測,如果美國對大陸晶片的制裁,使受影響產業中斷,以及其他地區貿易非關稅壁壘上升至冷戰時期水準,屆時亞太地區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損失超過3%。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