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加上新台幣9月及10月大幅貶值,壽險業進行「搶現金」大作戰,由於保險給付已連續三個月超過總保費收入,10月及11月業績又急凍,先前外匯避險部位需補保證金,為避免後續仍有大量現金需求,壽險公司逐步賣股票、債券,或進行債券附買回交易(RS),希望大量預存現金,避免流動性風險。
壽險業今年有二處急需大量現金,一是因應今年下半年逐漸增加的保險給付,7月到9月連續三個月,每月給付金額都逾1,800億元,且都超過當月總保費收入,三個月合計給付近5,561億元,但同時間總保費收入三個月合計5,229億元,差額332億元,10月新契約保費急凍,僅467億元,總保費亦只有1,583億元,11月保單更是賣不動,10月及11月保險給付恐亦超過3,000億元,因此壽險公司要預存現金,因應保單給付。
二是9月及10月新台幣大貶,兌美元從30.44元直接貶破32.21元,壽險公司雖有大量匯兌利益,但外匯避險工具如換匯(CS)及無本金遠期外匯(NDF)評價亦會出現大幅損失,需要增補保證金,且只收現金,一補就是數百億元,所以也要調度現金。
據保險局統計,壽險業國內現金部位到9月底降到3,050億元,至少是近三年來的新低,壽險業到9月底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降到9,033億元,比去年底減少6,417億元之多,亦是近四年來首度跌破兆元,一種可能是壽險業趁升息已加速去化現金,轉往高利投資,一種可能是真的缺現金。
壽險業者坦言,因應未來諸多不確定性,如美國聯準會可能繼續升息,新台幣若再貶值,可能又要補保證金,保險給付若多於保費收入,亦需要調度資金,所以有公司從年初到現在,就逐步在處份股票及債券,即便實現資本虧損,都要現預留現金在帳上。
也有壽險公司嘗試以RS先預約現金額度,之前壽險公司基本上不作RS,也是今年因為市場現金吃緊,才用這種方式調度資金;也有壽險公司10月已大賣台債換現金,即未來幾個月會是「有現金者為王」。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