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勞保基金水位,政府明年將撥補勞保450億創歷年新高,不過根據學者計算,即便如此,勞保也只是延緩4年、至2032年破產。如今市場上出現2派說法,一派認為會破產,現在繳錢也是白繳;一派則認為茲事體大,政府不會讓勞保輕易破產。理財專家《艾倫的理財研究室》表示,若不想讓辛苦錢打水漂,就得做到3件事。

行政院自2020年起撥補勞保200億元,2021年撥補220億元,2022年撥補300億元,明年撥補450億元,創史上新高,不過學者精算,如果不進行年金改革,勞保終究將在2032年破產。市場上湧現2種說法,一派人認為破產後領不到,乾脆不要繳任何社會保險;另一派人則認為這會影響太多人,不會說破產就破產,所以傾向繼續維持保障。

艾倫說,如果大家不想讓辛苦錢打水漂,就要做好3件事,第一先是讓勞保、勞退領到最大化;其次是降低自身繳錢的金額;最後則是讓退休金自己往上長大。

第一件事:未來勞保、勞退都能領到相對最大化。艾倫表示,這和一個核心重點有關係,那就是用來計算退休金最重要的年資。

舉例而言,兩個年資不同的勞工老王從25歲到65歲勞保從未間斷、平均投保薪資只有3萬5;老張在65歲之前勞保斷斷續續,但平均投保薪資4萬5。兩相比較,老王有非常高的機率領的比老張多,只要老張年資低於30年,就會領得比老王少,如果老王透過優化把薪資提到最高,那就是年資、薪資的VIP都拿到了,老王的退休金就會比老張多拿3、4成。

艾倫說,如果想在60歲領2萬以上的月退,那最晚在24歲就要開始繳勞保;如果想在60歲領2.5萬的月退,那在16歲就要開始繳勞保。想領相對多的錢,艾倫說:「關鍵在年資」,其次才是優化、調高平均投保薪資

第二件事:社會保險繳的相對少,如果未來真的年金改革或是破產,至少自己不是繳最多錢的冤大頭。

按照成本比例分4種族群,分別是員工、自營商、雇主和漁民。目前成本最低的是員工和漁民,繳費的比例是20%,不能再低,如果你屬於這兩類族群,好好維持資格。

然而自營商和雇主繳比較高的比例,分別是職業工會的勞保負擔60%,雇主則除負擔20%以外,還要負擔單位的70%費用比例,族群不變在比例部分沒有辦法降低,方式就是減少勞保投保薪資,成本自然就會跟著降低。

艾倫表示,自營商在職業工會可運用15%規則,前期保持最低,最後幾年再逐年調高;另外雇主也可以考慮兼職一份薪資少的工作,讓另一份工作的雇主幫忙負擔勞健保,即使是基本工資也沒關係,主要是維持年資。

但採用上述作法代表勞保保障相對減少,必須要衡量是否得用定期險補足,艾倫說,大部分的情況省下成本再用保險補足都還划算,而且保障會比勞保還高。

第三件事:讓退休金再往上長大領更多,即使未來年金改革或是破產,至少還有一些不受制度影響的退休金。

如果確保自己都在相對少繳的狀態,那就會有段時間能夠省下預算,長時間下來,可考慮規畫備用退休金,本金累積越多,工具越能選低風險。

艾倫舉例,如果本金12萬,每個月想領1萬,報酬率就要達100%;但若有1200萬本金,報酬率只要1%就可以達到,但是這兩種報酬率伴隨的風險,差別非常大。

從過去經驗,市場往往是上漲時間多,下跌時間少,代表持續時間越長,獲勝機率越大,甚至有些人是選擇一次請領提前配置,或是60歲提前請領再繼續工作,最後到真正不工作才開始提領。

至於工具則要根據預計退休年齡慎選,如果時間越近就越要保守,像是定存、公債、保險都可以;如果距離退休時間還長,就可以提高積極度,像是基金、ETF、房地產。

最後艾倫提醒,選擇規劃工具要設定目標,幾歲真正退休不工作、退休領多少錢,如果沒有目標就很有可能選錯工具。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YouTube頻道

#下流老人 #勞保 #勞保年金 #破產 #年資 #勞退 #退休 #退休金 #社會保險 #艾倫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年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