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在全球淨零碳排共識下,電動車長期發展趨勢方向明確,是相關產業股價的有利憑藉,永豐智能車供應鏈ETF基金經理人林永祥表示,去年全球晶片荒,導致許多車廠因晶片短缺而無法出貨,今年則因終端消費市場需求大減,以及晶片面臨高庫存,讓半導體產業陷入寒冬,但在車用晶片方面仍然是供不應求。過去傳統燃油車僅需40種晶片,電動車則暴增到150種以上,加上高階電動車有「自駕功能」,所需晶片量更多,因此當電動車越來越普及,晶片需求只會更大、不會減少。
早盤台股掛牌的電動車相關ETF均呈強勁反彈,包括永豐智能車供應鏈(00901)、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富邦未來車(00895)、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等。
林永祥表示,在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增溫之際,中國電動車發展更是不容小覷。中國電動車市場今年前三季累計銷售1,487萬台,比去年同期微幅上升2.4%,表現優於全球下跌情況,其中銷售最好的是新能源車市場,累計銷售387萬台,年增率高達113%,且新能源車滲透率在九月份以來到31.7%,創歷史新高,對比2021年滲透率僅有14.8%,明顯呈現飛躍式成長。
十月初,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與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簽署合作協議,SIXT未來六年將向比亞迪採購10萬台電動車。林永祥認為,由此可觀察到中國品牌電動車進入歐洲市場企圖心強烈,加上比亞迪銷量已超越特斯拉,中國電動車產業彎道超車歐美,應是指日可待。
林永祥說,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全球政策方向一致,電動車市佔率正逐步攀高,而傳統車廠也在加速轉型,想同時搶佔電動車與自駕車商機。當電動車需求增加,台灣相關供應鏈大廠營收自然雨露均霑,而且今年金融市場大幅修正,股價來到相對低檔,目前應是掌握台廠供應鏈未來獲利成長的不錯時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