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於12日在財委會中質詢,有消費者想買「美元定存」,卻被理專用「保本高利」的話術欺瞞,買到流動性差的瑞士信貸美元債券,結果不但賠錢,還因為沒有流動性要掛更低價才能出脫,質疑「銀行根本是帶頭割消費者韭菜」。

立委指出,發生風暴之後,許多老太太、老先生要求贖回,但都被理專告知不能贖回,因為贖回會大賠,台灣散戶多,很多老人家一生積蓄投入之後,後半生不知道要如何過,會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今天表示,經金管會查核,目前銷售瑞信商品的多為銀行端,通常透過信託販賣海外債券、結構性商品,銷售對象有專業投資人及一般投資人,其中以一般投資人較多。

童政彰表示,目前承作量比較積極的前10家銀行中,已經有7家都已經停售,其他銀行則是採取不主動推薦、或是僅銷售給專業投資人的方式進行。有些投資人看到瑞信相關報導,會主動來詢問是否可以贖回,銀行會提供報價,不過因為期中贖回多為虧損,大部分個案都只是詢問,真正客訴的只有零星而已。

金管會強調,銀行在銷售上都會有一定的管制措施,第一是集中管理,銀行銷售單家發行機構商品有不得超過20%門檻的限制,也就是說某家銀行若銷售瑞信商品已達20%,多餘的就不得再賣;第二是預警機制,像是信評、CDS(信用違約交換)等等,都會有所管制。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表示,瑞信與雷曼的規模、狀況都不同,金管會對一般投資人會有適格性要求,投資高風險、高波動的商品像南非幣商品時會提醒雖有高利率,但也有高匯率風險,提醒投資人注意。

#瑞信 #美元債券 #美元定存 #理專話術 #金管會 #停售 #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