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貸財務風暴延燒,金管會今(12)日證實,不僅有理專誘導投資人購買瑞信債券,國內多家金控、壽險都持有相關部位,壽險業曝險總額高達1102億元。元大寶華最新分析報告則發現,烏克蘭、斯里蘭卡、阿根廷、西班牙、義大利是全球10大金融脆弱經濟體,債務違約風險大。

瑞士第2大投資銀行瑞信集團驚傳破產危機,根據《工商時報》報導,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在立院財委會備詢時指出,除國內壽險對瑞信總曝險達1102億元,瑞信在台也有27檔債券流通,金額627.66億元,其中2檔是寶島債,金額為50.7億元;瑞信在國際板債券的流通餘額約625.87億元,占比僅1.02%。

至於投信基金部分,僅5檔投資到瑞信有價證券、金額約6.08億元,占該等基金規模僅0.87%,占整體投信基金規模4.8兆元約0.01%,影響尚屬有限。

施瓊華認為,目前瑞信還是屬於投資等級、繳息也正常,不需要像俄羅斯債券一樣提列預期信用損失準備,金管會會持續關注。

另立委李貴敏質詢稱有銀行理專誘導客戶買入瑞信美元債,擔心台灣散戶多,尤其年輕人占大宗,且非所有投資人都懂會計及金融商品眉角,要求金管會應資訊公開透明,以免投資人「買錯商品誤一生」。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莊琇媛坦承,確有理專誘導客戶購買瑞信債券,且有在賣的金融機構「不算太少」,但客戶類型、銷售金額等細節,正在了解中,但認為目前瑞信美元債券並無流動性問題,且之前瑞信已宣布回購30億美元債務,代表手上仍握現金,除展現財力,也盼提振投資人信心。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則根據全球國家層級金融脆弱指標,選定曾發生金融危機的40個經濟體為樣本,發現前10大金融脆弱經濟體中,除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尼泊爾及深陷戰火的烏克蘭,還包括希臘、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等歐盟4國。

此外,元大寶華也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指出當時國際3大信評公司壟斷信評市場,嚴重影響信評品質,提醒國內金融業者投資評估不能只看信評等級,還要自己做好金融風險評估。

由於台灣的金控集團海外投資標的,除了外國政府公債,大多集中該國基礎建設與國營事業,若該國面臨金融危機,上述投資仍有債務風險,元大寶華還檢視國內金控海外投資曝險名單,發現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等3國曝險均逾百億,脆弱性國家排名前20名的匈牙利與智利,也赫然在列。

#元大寶華 #瑞信 #曝險 #發現 #信評 #壽險 #金管會 #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