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持續推展下,元宇宙(Metaverse)所擘劃的未來生活願景似乎已越來越清晰,試想一下,未來只要在家中穿戴上裝置並連接上網,就能在虛擬世界中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舉凡工作、遊戲、社交、學習、參加演唱會,甚至旅行、購物、買房地產等都可以在這個完全沉浸式互動的線上空間中進行。研究機構Gartner就預測,到二○二六年,全球將有二五%的人每日至少花費一小時在元宇宙中,從事工作、購物、社交、學習等活動。
元宇宙可以說是這一年來市場上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但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元宇宙一詞是由「meta(超越)」與「universe」(宇宙)兩個字所組成,雖然目前尚未有被廣泛認可的確切定義,但許多人認為元宇宙是下一代網際網路,或者更確切地說是Web 3.0,是一種將實體與虛擬融合在一起、身臨其境的3D體驗。
國際大廠瘋投資元宇宙
事實上,元宇宙的概念並不是這兩年才興起,早在一九九二年一本名為《Snow Crash》的科幻小說中就被提出,甚至宏達電也在一六年推出過VR相關裝置;不過若說元宇宙概念的一夕竄起,關鍵時間點應該是二○二一年才開始。伴隨全球5G網路的普及,再加上適逢疫情帶動數位轉型及升級需求,都使元宇宙的討論不斷升溫。
除了臉書大動作更名為「Meta」,並宣示五年內要從社群公司轉變為元宇宙公司,更推出其VR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外,這一年來不少科技巨頭包括蘋果、Google、微軟、輝達(Nvidia)等亦都紛紛表態將進軍元宇宙領域。像是Nvidia在GTC 2021的年度發表會上大秀虛擬執行長,並且也推出Omniverse的元宇宙開發工具平台,而其執行長黃仁勳更進一步預測,認為元宇宙的經濟規模,終有一天將大過實體世界。
專家也指出,元宇宙時代正式啟動,自去年以來一樁樁併購案也跟著出現,包括字節跳動併購了VR新創公司Pico,由平台營運商的角色踏入硬體領域,與一四年臉書併購Oculus的布局方向如出一轍;遊戲引擎開發商Unity Software也以十六億美元取得電影《阿凡達》的特效製作公司Weta Digital;而今年初微軟便大張旗鼓的宣布以六八七億美元併購動視暴雪,一舉成為全球僅次於騰訊及Sony的第三大遊戲公司。
科技業下個黃金十年新動力
雖然當前元宇宙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法規、商業模式等都還有待完善,但由於潛在商機龐大,且多數企業認為,掌握元宇宙平台就是主導未來產業脈動,因此一股元宇宙熱潮正在產業界中蔓延,對此,今年六月中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發布了一份名為《元宇宙中的價值創造》的調查報告,當中指出今年累計前五月已有超過一二○○億美元投資於元宇宙相關技術與基礎建設,是二一年全年相關投資共五七○億美元的兩倍之多,可見企業進軍該領域的雄心以及對其未來潛力的信心。且報告中也預估到二○三○年,元宇宙的潛在經濟價值可能高達五兆美元,大約相當於當今日本的GDP規模。(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15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