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高掛,全球經濟籠罩下行風險,台股悲觀情緒瀰漫,曾經風光一時的航運股更是殺盤重點;航運類股指數去年7月最高曾衝上401.46點歷史高峰,今年來高點回落到3月的308.38點,今天指數最低來到152.75點,與歷史高峰跌了超過60%,與今年高點也掉了一半,其中貨櫃一哥長榮(2603)去年7月歷史高價233元,當時市值逾1.23兆元歷史新高,惟上周五(30日)股價僅剩146元(9月7日現金減資7成),市值剩下3,089.97億元,蒸發超過9,000億元。
上周外資積極逢低回補貨櫃三雄,陽明(2609)19,063張、長榮17,690張,分居買超個股第二大、第三大,也加碼萬海(2615)5,915張;資深券證分析師認為,受到終端市場不振影響,加上油價高漲,墊高航運成本,貨櫃航運獲利空間被壓縮,甚至有負運價現象,貨櫃航運最高峰已經過去,股價還有下修空間。
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連16周走跌,來到1,922.95點,較上周下跌149.09點,跌幅7.19%,且主要航線齊跌,遠東到歐洲線及遠東到地中海線都跌破3,000美元關卡,惟遠東到美東線運價跌幅縮小到5.79%,相對有撐;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二十大會議後的政策及經濟走勢,先看大陸十一長假過後,10月中旬的出貨量,市場都在期待耶誕節、農曆春節前的小出貨潮。
英國知名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表示,一般認為第三季為海運旺季,但由於通膨影響消費者購物意願,支出明顯從商品轉向服務,意味全球對中國大陸商品需求正在減弱,而從中國大陸運送貨物的成本,已降至兩年多來的最低水準,顯見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間,貨櫃航運商創造超額利潤的前景正在迅速消退。
被視為美國經濟活力景氣風向標的聯邦快遞(FedEx),最新發布的財報業績也遠低於預期,本財年第一季度(6到8月)每日平均處理包裹量較去(2021)年同期銳減11%,寫下連三季下滑。聯邦快遞執行長拉傑.蘇布拉馬尼亞姆(Raj Subramaniam)感嘆,全球貨運量下降,是公司在第一季度業績「令人非常失望」的主因。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