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到立法院備詢,脫口說出必要將採取「外匯管制」措施,引發市場震盪,事後央行澄清,有若美國再升息造成外資大量流出,央行有足夠能力可以因應外匯市場的波動,強調「不會採行外匯管制措施」。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台灣沒有理由自外於國際金融體系,現在台灣兩年債殖利率1.12%,美國4.35,放任台美利差再擴大,台幣怎麼可能守得住?也許楊總裁膽子要再大一些。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央行總裁楊金龍到立法院備詢,面對咄咄逼人的期野立委,被問到外資若匯出千億美元,央行如何處置?老實人楊總裁脫口說出「外匯管制」這個敏感字眼,台股聞訊跳空大跌,終場重挫360點。台灣解除外滙管制已經35年,楊總裁脫口說出這4個敏感字眼,股市當然風聲鶴唳。
眼看著禍闖大了,央行緊急發出新聞稿澄清,指出台灣有5490億美元外匯存底,外幣流動性6914億美元,國人外滙存款2700億美元,再加上國際收支中的海外淨資產逾8000億美元,台灣有足夠的實力面對外資大額的淨匯出壓力。央行列舉的數據,正是台灣的經濟底藴。
今年前8月,南韓出現251.1億美元逆差,台灣則有356.8億美元順差,同樣面對油價,天然氣價格上漲壓力,南韓出現空前逆差,台灣經常帳順差仍在高檔,同樣出口導向國家,台灣的表現也優於南韓。
謝金河說,同樣面對通膨肆虐,美國已連續升息12碼,南韓也升了8碼,而十幾年利率涷漲的央行,今年勉強跟進升息,第一次升一碼,後面兩次各升半碼。一個月前,他提醒沈榮津副院長,如果央行升息太保守,台美利差再擴大,新台幣一定頂不住,台股也會跌勢加重。
他表示,台灣的雙率政策一直以來都在彭淮南總裁思維架構底下,通常都是以穩字訣,匯率遵從柳樹理論、鬆緊帶理論,一定在一個區間震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新台幣走上漫長升值軌道,從33.838到27.375,這一段升值,台幣成了全世界最強勁的貨幣,而台灣產業脫胎換骨,從毛三到四蛻變成毛利率30%、40%,甚至是50%以上的高附加價值企業,而且,這段期間,出口商沒有人出來喊救命。
謝金河直言,台灣匯率可以鬆綁,為什麼貨幣政策仍裹小腳?有人認為台灣爛頭寸太多,升息作用不大,況且,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發債多,升息反加重國庫負擔。
但他強調,全球金融市場已形同極端氣候變化般,台灣一定要放開波動,全球資金成本都急遽上升,台灣沒有理由自外於國際金融體系,現在台灣兩年債殖利率1.12%,美國4.35,利差這麼大,台幣怎麼可能守得住?也許楊總裁膽子要再大一些。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