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電氣化轉型加速的當下,大陸鋰電產業鏈正上演瘋狂的造富神話,其中尤以上游鋰礦、鋰鹽商最甚,如今手握鋰礦猶如擁有金礦。鋰價暴漲之下,憑藉前期布局,「家裡有礦」的上游企業可謂富貴難擋,淨利潤百倍暴漲,也讓這些礦企老闆的財富快速膨脹,更成批的被送進富豪榜單內。
根據陸媒調查統計,僅今年9月份前20天,大陸的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頻頻刷新紀錄,從每噸人民幣(下同)49.9萬元漲到每噸51.15萬元,再次引起鋰電產業鏈的高度關注。而就在一年多之前,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還僅在每噸約5萬元徘徊。
其實,拜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所賜,電池級碳酸鋰並非鋰電產業鏈上唯一價格暴漲的原材料,PVDF、六氟磷酸鋰等自2021年以來價格均呈現大漲之勢。其中,鋰電池正極粘結劑和隔膜塗覆材料PVDF,過去1年價格漲幅曾經高達400%。
可想而知,隨著各類鋰電原材料價格的瘋漲,持有鋰礦、鋰鹽的產業鏈上游企業當前可謂坐擁金山。以不久前剛出爐的2022年上半年A股財報為例,天齊鋰業、鹽湖股份、贛鋒鋰業等鋰電原材料企業營收年增均超過100%;淨利方面年增更是超過300%,其中,天齊鋰業以逾119倍的淨利增幅領先同業。
相反的,儘管多家A股動力電池企業同期營收、獲利也有顯著增長,但與上游原材料企業相比仍然顯得落後。就以近年市場上最出風頭的動力電池龍頭「寧王」寧德時代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營收達1,129.87億元,年增達156.32%,但寧德時代同期利潤僅有81.68億元,遠不及天齊鋰業和鹽湖股份兩家鋰礦企業。
在「鋰礦堪比金礦」背後,「賣車不如賣電池、賣電池不如賣礦」,似乎成為當下鋰電產業鏈不同類型企業吸金能力的縮影。除了上游鋰礦、鋰鹽企業等之外,鋰電產業鏈上其他供應商同樣是這輪鋰礦熱潮的重要受益者,譬如多家主營動力電池電解液、隔膜以及鈷鎳錳等材料的供應商。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祕書長于清教表示,新冠疫情影響鋰、鈷、鎳等上游原材料的開採與運輸,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也加劇資源供應的不穩定性,加上市場供需及炒作等因素,碳酸鋰等上游原材料價格呈現大幅上漲之勢。
另一方面,鋰電熱在帶動行業創富的同時,也讓產業鏈上的企業家們集體暴富。2021年,大陸多位鋰電產業鏈上的企業家榮登「2021福布斯(Forbes,台灣稱富比世)中國內地富豪榜單」。其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以3,272億元的財富高居榜單第三位。
除了曾毓群,融捷股份呂向陽(1,198億元)、天華超淨裴振華(947億元)、億緯鋰能劉金成家族(741億元)、恩捷股份李曉明家族(670億元)、中偉股份鄧偉明家族(584億元)等鋰電產業鏈企業家財富均超過500億元,一舉躋身大陸超級富豪行列。
不僅如此,據統計,2021年大陸共有13位鋰電產業鏈企業家(含家族)登上榜單前100位,相較於2020年(5位)多出一倍以上。而且兩次均上榜的企業家財富值及榜單排名也有巨大提升,曾毓群在一年時間內財富值大增1,931億元,其他四位企業家財富值也增加1倍多,再度顯示鋰電產業鏈中上游玩家賺錢能力,也說明鋰電產業鏈當前確實是市場寵兒,火紅程度令互聯網、電商、房地產巨頭也有所不及。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