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DIGITIMES發表《亞洲電動車供應鏈50大》(Asia EV50)調查報告,其中台廠有鴻海、台達電、友達上榜,而報告中也有三點最主要發現,包含大陸電動車供應鏈勢力大崛起、日韓藉緊密的供應鏈關係保持EV地位、台灣以平台整合資通訊技術形成EV新勢力。
據估計,2022年電動車輛總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規模,2040年後電動車產值更達6兆美元,規模是PC手機2倍,半導體產值20倍,全球電動車市場進入高速成長時代,電動車賽局已經展開。鑑此,長期關注亞洲供應鏈動態及其市值增長的DIGITIMES,繼發表《亞洲供應鏈100大》、《亞洲半導體供應鏈50大》調查後,周三續發布《亞洲電動車供應鏈50大》(Asia EV50)調查報告,根據汽車相關營收、市值,及對各類EV技術投入程度等多重資料與數據,整理出亞洲電動車供應鏈最具影響力50大業者名單。
調查報告主持人DIGITIMES Asia副總經理黃逸平指出,Asia EV50主要可將業者劃分為車廠、系統整合(SI)、電池、車用電子、車用半導體等五大類,其中台廠有鴻海(2317)、台達電(2308)、友達(2409)上榜。從中不難發現除了汽車產業耕耘許久的業者,也出現科技業者的蹤跡,加上汽車聯網化需求抬升,說明機電匯合的時代來臨,汽車與半導體供應鏈將難以區隔。綜觀來說,亞洲有國際級的日韓汽車業者,及大陸、印度陸續起飛的汽車市場,電動化將促使亞洲汽車供應鏈版塊挪移。Asia EV50報告中,有以下3點最主要的發現:
Finding 1、大陸電動車供應鏈勢力大崛起,全球競爭力不容小覷。大陸正利用龐大內需市場滋養供應鏈,品牌業者亦開始出口海外,挑戰歐、日等門檻高的市場。自駕系統、汽車電子發展快速、車用電池技術領先,大陸傳統車與新創車業者具備全球競爭力。
Finding 2、日韓藉緊密的供應鏈關係,保持EV地位。日韓在汽車電子、車用IC等領域較具競爭力,並透過上下游整合延續EV地位。唯兩者在電動車快速崛起之際,勢必會經歷轉型陣痛期,以日本為例,若轉型步伐過快恐遭遇失業潮。日韓在轉型同時如何兼顧既有勢力,將是一大挑戰。
Finding 3、台灣以平台整合資通訊技術,形成EV新勢力。近年台灣科技業紛紛投入電動車產業,以最為積極的鴻海為例,將打造開放平台,整合資通訊技術,並提出完整的EV解決方案,形成EV新勢力。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