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減稅引發英鎊貶值、債市崩跌,英格蘭銀行緊急救市,金管會29日公布,銀行、保險及證券業到今年8月底,對英國總曝險金額是新台幣1兆5,080億元,比去年8月時增加1,072億元左右,增加最多是銀行業,投資增771億元、授信增164億元,但部位最多是壽險業,有1兆1,928億元,占其海外投資近5.8%。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各國央行為了因應物價上漲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紛紛啟動升息,造成資本市場波動,保險局已在本月22日發函各保險公司,要求就各國央行升息對公司財務、業務及淨值比的影響,提出因應方案提報最近一次的董事會。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則提出三點監理方式,一是依循巴塞爾協訂,各銀行總行應對集團整體風險訂定控管機制。二是加強銀行海外授信及投資的風險控管,銀行對相關投資,都要訂投資項目限額、投資標的資格條件、信用評等及風險胃納量等,在投資委員會討論後決定是否投資。
三是強化海外曝險的監理,銀行局已請中央存保公司監控銀行海外曝險情況,了解各銀行有無異常狀況,作為日常監理或總經理會議加強督導的項目。
據金管會統計,到8月底銀行業對英國總曝險額是新台幣3,0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5億元,其中投資部位曝險2,498億元,同比增771億元,授信餘額則為546億元,亦增加164億元。
壽險業8月底對英國投資曝險則有新台幣1兆1,9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1億元,產險則為25億元,是減少3億元;主要是英國亦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之一,壽險業也會投資英國相關債券與股票。
證券自營部位8月底對英國曝險82.7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1.65億元,減幅達38.4%,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表示,有可能是券商減碼,但也可能是債券殖利率反彈,券商投資海外債評價減少,造成投資部位下降。
期貨商對英國曝險僅新台幣300萬元,比去年同期的100萬元,略為增加,但金額都極小。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