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藥廠衛采(Eisai)及美國同業百健(Biogen)共同研發的新藥lecanemab在第三階段臨床試驗中證實,能有效減緩阿茲海默症的認知及功能性退化,令外界看好明年獲得美國政府核准上市,激勵相關藥廠股價急漲,百健更暴漲逾40%。
28日收盤日經指數下跌1.5%,但衛采股價逆勢大漲17%至6,784日圓。百健美股開盤跳空開高,直奔283美元,漲幅高達40%。衛采2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lecanemab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費時18個月,共有1,800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參與,結果顯示使用lecanemab的病患認知及功能性退化速度較對照組減緩27%。
第三階段臨床試驗顯示使用lecanemab的病患當中有21.3%發生腦水腫或腦出血的副作用,比例高於對照組的9.3%,但衛采表示副作用比例合乎預期,且在醫院密切監控下,副作用都在可控制範圍。
第三階段臨床試驗數據尚未投稿同儕評鑑期刊,預計衛采將在11月的阿茲海默症研討會上發表詳細報告,屆時也將投稿同儕評鑑期刊。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腦部健康中心主任伊薩克森(Richard S. Isaacson)表示:「最新數據很有說服力。」
衛采及百健先前在第二階段臨床試驗中已證實,lecanemab能有效減少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聚集量,因為業界普遍認為這類蛋白與阿茲海默症有關。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針對第二階段臨床試驗結果展開審查,預計明年1月決定是否加速核准。第三階段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聚集量減少後,確實減緩認知與功能性退化速度,讓lecanemab的功效更有說服力。衛采打算在明年3月前,將第三階段臨床試驗數據送交美國、歐洲及日本主管機關申請完整許可。
衛采及百健先前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Aduhelm同樣是基於β澱粉樣蛋白理論,雖在去年獲得FDA加速核准上市,但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拒絕列入常規給付範圍,導致百健最終放棄在美行銷此藥,使得lecanemab研發進度備受投資人及產業人員關注。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