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東南亞最大叫車和食品配送平台Grab Holdings Ltd周二宣布,到2024年下半年,集團的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可望達成損益兩平。

此外,該公司預估2022年下半年調整後EBITDA虧損為3.8億美元,較上半年縮小27%。

財務長Peter Oey在公司的第一場法說會表示,我們沒有把公司的現金部位視為理所當然,在如何分配和使用資本上,我們仍將保持謹慎。

Grab亦宣布,按固定匯率計算,2023年集團營收可望實現45%~55%年增長率。該公司並預估旗下數位銀行業務可望在2026年實現損益兩平。

Grab去年底透過與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在那斯達克市場借殼上市。當時其併購估值達到396億美元,創下美股史上規模最大的SPAC交易。

惟在風光上市之後,該公司便一直面臨著投資人要求公司轉虧為盈的壓力。今年以來,Grab股價已經大跌61%。在利率升高和經濟放緩之際,投資人重新評估企業增長前景,導致全球科技股估值暴跌。

周一Grab股價上漲2.18%,收在2.81美元。

Grab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公司不打算像部分同業那樣大規模裁員,而是採用選擇性的招聘,同時將克制進軍金融服務的野心。

Grab上個月公布第二季虧損5.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8.01億美元縮小。但該公司仍以美元走強和食品配送需求下滑為由,下修了今年的商品交易總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預測。

#Grab #損益兩平 #虧損 #S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