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供應鏈瓶頸遲遲未解,加上客戶要求可靠交期,全球貨櫃運輸業者紛紛調整營運模式,拉高空運比重。
丹麥馬士基(AP Moeller-Maersk)、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和瑞士地中海航運(Mediterranean Shipping)歐洲前三大貨櫃運輸巨擘,過去對於空運向來敬謝不敏,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相較於海運來說成本過高。
但相關業者主管透露,全球供應鏈經過多年的大亂後,許多客戶更在意的是可靠的交期,因此對於空運的需求強勁成長,迫使貨櫃運輸業者因應新趨勢投入相關市場。
馬士基空運部門全球主管魯西奇(Michel Pozas Lucic)表示,「對於部分重要客戶而言,空運是必要的運貨方式。」
汽車零件供應商、成衣製造商和科技公司通常都是依賴海運來運輸貨物,但這些業者也已開始轉向空運,主要考量是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大亂造成塞港,導致他們擔心錯失新產品上市的商機。
馬士基去年收購德國空運代理商Senator International,使其航空貨運量翻一番。馬士基同時擴編其空運部門(前身為Star Air)的機隊,該部門多年來一直幫優比速快遞與德國DHL提供貨運服務,目前總共有15架波音767貨機,另外租賃貨機有4架,且訂購3架767和2架777新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