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9月~12月將有高達人民幣(下同)2.6兆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俗稱麻辣粉)到期,加上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市場再度掀起是否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討論,市場預估,人行可能會透過降準置換MLF,釋出期限更長、成本更低資金。
中國證券報報導,9月15日將有6,000億元的MLF到期,隨後的10月、11月、12月還將分別到期5,000億元、1兆元和5,000億元MLF,遠超1月~8月合計1.95兆元的到期量。從過去經驗來看,人行多半針對到期MLF進行續作,但近期也有觀點認為龐大MLF到期量,可能成為觸發降準的因素。
報導指出,以2018年4月份操作為例,人行就曾以降準置換到期的MLF。此舉操作的優點,可在基本保持流動性總量不變的同時,向銀行釋出期限更長、成本更低的資金,從而增強銀行資金配置能力,並傳導至信貸和債券市場,促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符合「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的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方向不變。近日是否降準置換MLF也掀起討論。
國泰君安證券固收分析師胡建文認為,未來一段時間MLF到期量較大,目前一年期同業存單利率低於一年期MLF利率近80個基本點,商業銀行續做MLF動力較低,但MLF縮量操作會減少基礎貨幣,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
胡建文還說,在經濟自然增長過程中,超額儲蓄不斷被消耗也需補充。通過降準置換MLF,能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有助於進一步推動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具有可操作的合理性。
信達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李一爽表示,降準是為了補充信貸擴張造成的超額儲蓄消耗,即便扣除4月份降準及人行上繳結存利潤,仍有近4,000億元的超儲待補充,年內降準的可能性不小。
天風證券首席分析師孫彬彬也認為,不排除短期內再度降準的可能性,但推出的時間點必須考慮政策邏輯,年底或明年初降準的可能性較高。
今年以來,人行已先後在1月和8月分別調降一年期MLF操作利率各10個基本點,市場也在討論人行是否9月會再調降MLF利率。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認為,9月以來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以13日銀行間債券質押式7天期回購利率(DR007)仍維持在1.5%左右的較低水準來看,顯示資金仍屬充裕,沒有大舉放水的必要。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