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漸趨舉足輕重,全球投資者較過往更關注中國的經濟增長情況、信貸系統、股市變化以及人民幣匯價。然而,不少投資者過度聚焦於人民幣近期的格局,結果忽略了宏觀情況:中國及整個亞洲地區正逐步與全球資本市場融合,新興亞洲在中國領導下,在全球資本市場和環球投資組合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隨著現今投資者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尋求收益,亞洲市場正好在這適當時機踏上世界舞台。新興亞洲市場匯聚了各種多元化的資產,過往曾經成功抵禦全球金融危機,其債券和股票市場亦迅速增長。中國作為亞洲區域內的發展動力,現正逐步向全球投資者開放龐大的國內市場,帶來的潛在商機同樣具備著長線投資吸引力。

雖然地緣政治局勢在近期趨於緊張,令部分投資者的焦點從亞洲與世界金融市場融合的趨勢中轉移,但這股中國成為投資主流的趨勢銳不可擋,整個過程正在順利進行,甚至可能加速。中國資本市場正逐漸加入世界股票和債券指數的行列,成為全球投資領域的一分子。

中國上半年貿易表現顯示韌性,而這種韌性背後或許傳遞了三層訊息。首先,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部分中低端產品中國已經實現國產替代。第二,在「中國+1」等策略的推動下,雖然部分製造業轉移至東南亞,但中國企業的轉型至中間品供應商,緩解了工業鏈轉移對中國外貿的衝擊。第三,2022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量年增10.3%,在世貿組織下調2022年全球貿易增幅至3%的背景下,這也意味著中國占全球貿易的份額將進一步走高。

另一方面,中國的中產階層壯大刺激消費,成為亞洲經濟轉強的動力。根據經合組織和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亞洲地區大部分國家的人均收入在過去20年激增了三至五倍,中國更升近20倍,並預計將持續上升。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也成為全球城市化最快的地區,根據過往經驗,城市化與經濟增長存在頗高的相關性。

現時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國內生產總值的經濟體,亦是帶動亞洲市場登上世界舞台的主要力量。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資產規模的銀行體系,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的股市、全球第二大的企業信貸市場和第三大的政府債券市場。由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參與程度偏低,中國未來數年可望取得資本市場較高的投資增長率。

隨著中國市場逐步開放,其證券成分勢必將會是主要的股票和債券指數。對不少全球投資者來說,這是涉足中國市場的關鍵,隨著投資者買入指數的成分證券或類似工具,以模擬其投資基準指數的持有部位,這將帶動需求顯著增加。一般來說,需求上升可以刺激資本市場增加供應,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行量增長潛力亦相當龐大。

中國正致力由基建及出口主導的經濟模式,轉型至由本土消費和服務主導,因此投資者必須注意中共當局的政策決定,中國增長一旦減慢,將為亞洲區域內以及全球帶來漣漪效應。與此同時,中國的龐大影子銀行體系、企業債券積壓以及房地產市場失衡都是關鍵的風險因素,但我們認為中國政府都將繼續積極處理這些問題。

雖然目前中國多地再次出現新冠病例,但預計中國政府將採取更具持續性的抗疫措施,以及推出更強力的貨幣及財政刺激計劃來推動經濟復甦。有鑑於此,投資界顯然已準備由「中國製造」過渡至「中國投資」的時代,不論是否直接投資於中國,全球投資者都將透過全球資本市場參加與新興亞洲甚至是中國的聯繫。

#中國 #亞洲 #指數 #中國市場 #新興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