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後疫情時代,全球意外爆發嚴重缺工潮,致使陷入瓶頸的供應鏈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同時企業為因應美中對峙的逆全球化、及人口老化加速的趨勢,並迎接這波產業升級的契機,紛紛加大投入AI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動化系統整合等領域。第一金全球AI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張銀成表示,預估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營運存量突破400萬台,且每年將以50萬台的數量增加,到2024年可能突破500萬大關。9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亮相,也意味AI機器人進入新的里程碑,企業獲利成長可期。

張銀成表示,勞力短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供應鏈中斷、美歐國家倡導製造業回流等四大因素,使得AI機器人出現第二次關鍵的拐點,因其是當前強化各國製造、服務業韌性,並可靈活因應少量多樣消費的最佳解決方案。

以2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來說,吸引多達1200家廠商參加,展示包括機器人溝通平台、遠端作業、無人化等最新應用,製造龍頭鴻海更對外宣示,機器人是集團「3+3」新興產業一環。連科技狂人馬斯克都非常看好機器人的未來,認為在未來幾年內機器人變得顯而易見,且會比電動車、自動駕駛技術更有價值,預計在9月的AI Day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正式亮相,並於2023年對外銷售,這將掀起新一波的熱潮。

張銀成指出,由於這波自動化從工廠全面走向醫療、倉儲、運輸、家事、零售服務等領域,浪潮更盛五年前,市場規模也呈現跳躍式成長,根據TrendForce預估,今年智慧製造的市場規模就可望達3470億美元,到2026年上看6200億美元,4年激增78.67%。

在國家政策支持、產業巨頭積極研發,產業前景可期下,AI機器人相關基金自6月中旬伴隨美股反彈以來,表現亦相當突出,包括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第一金全球AI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台新SG全球AI機器人精選ETF、新光全球AI新創產業、元大全球人工智慧ETF、國泰納斯達克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等六檔,漲幅均超過10%以上。

#AI #機器人 #Optimus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