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地緣政治升高全球通膨,產業為避免再次斷鏈危機,不再為降低生產成本而「全球化」布局,勢必轉嫁成本給消費者,高通膨勢必將成常態,而具抗通膨概念的農糧族群,已吸引資金搶進,像惠光(6508)昨亮燈漲停,連2天漲逾 11%、興農(1712)連3天飆漲逾14%,東鹼(1708)也連2天漲逾4%。其中,外資連31日買超興農達2.6萬張。

依工商時報報導,台股連2日下跌逾百點,失守月線關卡,電子股修正壓力顯現。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認為,市場主要反應25日登場的全球央行年會,預料Fed主席鮑爾可能加大鷹派論調,展現抑制通膨決心,使資金往相對不受通膨壓力衝擊的產業次族群靠攏。

觀察盤面焦點,買盤除撤出先前反彈衝高的電子權值股外,有轉進抗通膨概念股跡象,惠光、興農、東鹼、茂生農經(1240)、福壽(1219)、達邦蛋白(6578)、其祥-KY(1258)、福懋油(1225)、宏亞(1236)、台榮(1220)、環泰(4207)、興泰(1235)、臺鹽(1737)、瑞基(4171)、大成(1210)、聯華(1229)等16檔昨全都股價升溫。

農糧多頭指標23日由興農領軍,興農也是網友的存股名單,受惠植物保護劑需求拉高,貢獻業績成長,股價帶量強漲,收在44.3元,再創波段新高,第三季來累計漲幅已達42.67%。其次,化工族群的惠光、東鹼由於大宗經濟作物價格上漲,農藥需求增加,今年產品出口動能強勁,且近期在台股反彈中股價反應相對落後,籌碼呈現穩定,隨著業績題材加持,23日同步走揚,收復5日均線。

本土大型投顧法人分析,美7月CPI雖出現觸頂回落跡象,不過近年受到疫情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產業供應鏈已持續朝向去全球化布局,改為短鏈、區塊式生產結構,避免再度出現斷鏈危機,扭轉過去以降低生產成本為優先考量的經營策略,並轉嫁成本至終端產品。

此外,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碳中和發展,及全球人口走向「輕老化」,將使整體消費需求成長速度快過生產力成長,持續造成通膨壓力。根據歷史經驗,在長通膨時代來臨的情況下,必需品消費、能源及醫療照護類股將是可望受惠的三大產業。

農糧概念股23日股價表現
農糧概念股23日股價表現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外資 #買超 #惠光 #興農 #東鹼 #臺鹽 #達邦蛋白 #其祥-KY #興泰 #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