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新冠疫情影響企業今年調整基本工資,經濟部與勞動部推出「基本工資補貼」方案,原估66.3萬名勞工受惠、預算匡列35.46億元,但最後受理18,780案,撥付金額僅約4.23億元,占原本預估的12%,不到二成。
對此,當初倡議對受困企業「由政府買單給予補助」的商總理事長許舒博點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缺工;二是小吃店沒有商號。他認為,如果還是有產業得到幫助,不管是申請二成、三成,還是四成,政府仍應執行。
針對執行不到二成,許舒博指出,第一,補助時間只有1~6月,當時正是疫情最嚴重時候,也是很多觀光、餐飲業缺工缺最嚴重時。他問過業者,為何不將原來「無薪假」員工找回來?
許舒博說,業者告訴他,原來放無薪假員工不是已經找到更好工作,就是認為餐飲、觀光業已不是穩定工作,不願意回來,沒有勞工可聘,因此不需要提出申請基本工資補貼。
第二,許舒博指出,補貼政策有很多規範,有很多商家覺得很麻煩,特別是小吃店等小商家,因為沒有商號,沒有發票,即使有請員工,也不符合申請條件。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9月即將召開,是否還會提出「補貼建議」?許舒博說,基本工資調升是雙面刃,幅度過高,就會反映在物價上,在推升通膨同時,企業也會減少勞工聘用,進一步造成更多失業。現在很多經營型態、商業模式,愈來愈走向數位化,也愈來愈減少人力,若薪資提更高時,會更降低雇主僱用意願。
經濟部官員表示,前來申請的18,780個事業單位,半年補貼金額共4.23億元。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