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新板上路一年,將於18日迎來第一家上市掛牌公司-錼創科技,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宣示,將積極形塑創新板主板新品牌及「未來之星」的定位,透過加強市場溝通,發揮資本市場的育成功能,目標要培育任何有可能成為台灣護國神山的幼苗。
林修銘也鼓勵創新企業,能落實ESG的永續發展治理架構及健全經營策略,「由科技衍生創新、以創新協助環境永續發展」,建構一個「創新、永續、包容」的科技島鏈,引領產業新價值,形塑上市新亮點。
創新板成了證交所重要的發展目標,林修銘表示,我國資本市場產業多元,科技產業市值占比近六成,供應鏈完整且深受國際市場認同,加上新經濟公司興起,未來將運用台灣科技產業的優勢與創新創業實力,打造創新板成為亞太地區科技創新資本匯聚中心,帶領企業未來在國際上有更多曝光機會。
他舉例,像台積電、鴻海,以及聯發科等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公司,剛到交易所上市時,並不是護國神山,透過在證交所上市籌資成長,如今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未來證交所將本著這樣的精神,對創新、新創事業,從嬰兒期(infant stage)就到創新板,輔導這些企業得到投資人及國際關注,培育未來可能成為台灣護國神山的幼苗。
林修銘表示,今年以來是新創寒冬,國際股市不好,赴海外掛牌的新創公司(Gogoro、Appier等)估值均已大跌逾六成。台股相對於國外沒有較高估值、擁有國際資金比率也偏低,反倒成為度過寒冬的優勢。
但這波震盪下來,「危機就是轉機」,對這些到國外上市的新創公司,看起來很閃亮,但其價值表現沒有想像的如意,「在國外未必是個baby,但在台灣home market(國內市場),人才、投資者及歸屬感都在台灣,台灣證交所對這些新創公司會有更多的關照」。
為活絡創新板,林修銘說,主管機關已同意鬆綁投資人適格性標準,自然人財力證明從1,000萬元以上,修正為500萬元以上,及法人修訂為「具2年以上證券交易投資經驗」。
儘管台灣創新板晚了一年才有第一家上市,但林修銘說,在策略上,「先求好,才會有」,先把板做好,才會吸引國內外投資者進來。一旦聚落形成了,也可能吸引韓國及日本外國企業來台掛牌。證交所未來要一步一腳印把創新板做起來。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