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售價大漲的大宗物資因全球需求暢旺,造就當地出口強勁,印尼4到6月GDP漲勢明顯。不過,全球貨幣緊縮、通膨上升以及經濟衰退隱憂,都是威脅印尼GDP的不良未來因子。

印尼政府5日表示,上季GDP年增5.44%,漲幅創1年來最大。同時,也比預估值5.17%以及首季5.01%要多。其中,出口年增率更是大幅成長近20%,首季則是年增16.22%。

占印尼GDP過半的家庭支出,在抗疫規定鬆綁後逐漸增加,5月一開始的開齋節慶祝活動,更是提供消費成長好時機,像是食品飲料、建築、運輸以及倉儲方面增加較多。不過,投資項目卻還是牛步化。

專家學者認為,印尼GDP強勁,不會因景氣利空會成為絆腳石,預估印尼未來出口將會受到產品價格走跌,以及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所影響。近幾個月以來,印尼主力出口產品棕櫚油,價格是一直在跌。但煤炭卻因為歐洲市場需求有支撐,售價還是在歷史高檔徘徊。

印尼央行7月曾預估,2022全年GDP可望落在4.5%至5.3%的下緣區。相較更早,印尼央行預測GDP會在中間的部分。印尼經濟成長下修,還是受到全球進口需求趨緩,出口因此減少。同時,當地通膨上揚也讓消費卻步。

另外,印尼7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4.94%,創7年以來最高,也引發學界疾呼,希望當地央行能快點升息。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認為,印尼經濟面看起來成長沒問題,預估8月的既定政策會議中,應該就會調高利率。

#GDP #印尼 #出口 #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