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2603)9月將現金減資六成,每股退還6元,以第一季財報計算,減資後每股淨值將達206.35元,若以昨(4)日94元收盤價計算,減資後股價將會達220元,EPS也可望衝百元,晉升為航運股股王。有家公司昨已加碼逾3.1億元,買進長榮3,376張。

據工商時報報導,長榮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從529.1億元,降至211.64億元,每股淨值將從第一季的82.54元,提升至206.35元。長榮減資案的股票最後交易日是9月6日,9月7日到9月16日停止交易,新股上市日為9月19日,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日為9月29日。

依據資料顯示,長榮股東目前來到45.3萬人,比兩年前暴增2.5倍,投資人高度關注此次的減資案。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中環(2323)昨(4)日已經先加碼長榮海運3,376張,每股92.06元買進,總金額逾3.1億,同時脫手陽明海運(2609)3,760張,每股84.97元賣出,賺進3.19億元。

簡單來說,若投資人目前有一張(1,000股)長榮股票,參與減資後,9月19日集保庫存持股是400股,9月29日再收到新台幣6,000元的減資退款;若不想參加減資,投資人需在9月6日前(含當日)賣出。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長榮11.42萬張,其中外資買超9.02萬張、投信賣超3.38萬張,自營商則買超5.78萬張。

承通投顧分析師謝明哲表示,長榮減資6成,可優化公司財報和提升淨值,未來如果營收持平,或是與去年相差無幾,還能讓每股EPS更高,也能為股價增添上漲動能。

摩爾投顧分析師林漢偉表示,航運族群有機會持續反彈,馬士基財報優於預期,股價創下3月以來新高,可觀察有無持續帶動航運族群反彈力道,指標股觀察減資題材的長榮。

但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執行長施索仁(Soren Skou)3日直指消費者信心減弱和供應鏈堵塞,全球航運市況將提早在年底前正常化。施索仁被視為海運景氣風向球,除預言海運榮景8月反轉,還示警需求萎縮、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已至,造成貨櫃3雄股價崩跌,長榮、陽明至今還站不回百元之上。

長榮Q1獲利破千億元,EPS達19.16元,賺近兩個股本,獲利及EPS都稱霸貨櫃三雄。展望第2季,隨營收創高,上季獲利有機會超越首季。法人另估,長榮上季EPS可逾17元,在平均運價優於去年與長約護體等2大效應下,全年EPS上看60~70元,有望超越市場預期。在9月辦理現金減資六成後,全年EPS更可望衝百元。

另外,長榮持股8.45%的榮運(2607)第二季受惠持有0.48%的長榮現金股利入帳及去年10月併入長榮物流發揮縱效,長榮物流又陸續拓展海外據點,激勵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29元,比第一季EPS達0.62元呈現大幅成長,累計上半年EPS為1.91元,光是上半年獲利數字,已超越前三年的EPS的總和。

榮運的大園物流第二季已經啟動,長榮物流下半年還會再擴展據點,榮運今年獲利將大躍進,有望創1999年以來新高。

#榮運 #中環 #陽明 #長榮 #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