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陸再禁柑橘類、白帶魚及竹莢魚輸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見圖)3日稍早舉行記者會說明,並提出外銷策略、國內行銷、融資貸款及透過WTO爭取我國權益四個手段來因應。(劉宗龍攝)
面對大陸再禁柑橘類、白帶魚及竹莢魚輸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見圖)3日稍早舉行記者會說明,並提出外銷策略、國內行銷、融資貸款及透過WTO爭取我國權益四個手段來因應。(劉宗龍攝)

由於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3)早宣佈,自8月3日起暫停台灣的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國內是否又會希望國軍或是學校營養午餐消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我們從來沒有透過國軍去要所謂的消費」,農委會本來就是要極力促銷,所謂又要國人來吃柑橘類,完全跟實際統計數字不一樣。

行政院今(3)日晚間召開記者會,媒體問到,過去有很多農漁產品被大陸禁止,例如鳳梨、鳳梨釋迦,之前都說會循相關平台或WTO機制反應,請問有沒有結果或大陸回應是什麼?且剛剛陳主委又呼籲來買,好像只有這個方法,會不會到時候又變成國軍吃竹筴魚、柑橘或營養午餐都要買?

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應,之前的鳳梨、鳳梨釋迦,是在WTO的SPS動植物檢疫可以處理,經多次反應,相關會議已超過3次,目前還沒有得到結果。

陳吉仲說,這次針對白帶魚、竹筴魚,中國大陸用Covid19陽性檢測出來的結果全面暫停,這在全世界是首創,完全沒有依照科學根據及國際遊戲規則。所以會透過台灣在瑞士的WTO代表處,不排除提出爭端解決機制,針對這幾個議題提出科學根據。在提出之前,希望中方有完整正式的相關科學回應。

陳吉仲直言,有些資訊有落差,從去年在處理鳳梨、鳳梨釋迦,到今年的石斑魚,以及今天的3個產品,我們從來沒有透過國軍去要所謂的消費,甚至有很多的資訊,因為大家誤導,好像國內的消費者,面對中國完全不符合國際規範跟科學根據的處理的時候,來請消費者來消費。

陳吉仲分析,如果把數字攤開來,所有的柑橘,茂谷柑、文旦柚等,一年總共生產46萬公噸,出口的只有1萬3千公噸,到中國的只有8千公噸,佔整個總產量不到百分之一或二,大部分柑橘類,都是在國內生產銷售。現在因為8千公噸無法出去,農委會本來就是要極力促銷,跟所謂又要國人來吃柑橘類,完全跟實際統計數字不一樣。

陳吉仲強調,國人本來就是全部消費46萬公噸的柑橘,在這時候,當然更應該要來促銷這些相關產品。更重要的是,在處理的時候,是朝降低單一市場的依賴。在產地以他屏東老家來講,檸檬佔7成,現在是檸檬採收季節,去年出口1千多公噸的檸檬到中國,農會總幹事說,不用怕,今年的價錢更好,因為今年產量供不應求。

陳吉仲表示,這就是實際透過國內行銷來解決這樣的議題,所以農委會的責任就是不會讓這3個產品的價格受到外力的影響,讓農漁民可以持續生產。

#國軍 #陳吉仲 #白帶魚 #竹筴魚 #柑橘 #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