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SCFI運價指數跌幅擴大至2.73%,也讓海運景氣旺季不旺雜音再起,但分析師認為,長榮、陽明目前股價淨值比約1倍,以獲利能力來說已太低,其中長榮9月將減資、明年又有董監改選,股價不易崩跌,除半年報出爐前,短線可偏多操作,還可考慮搭配航運期貨指數,每月按表操課。

上海航交所SCFI來到3887.85點,周跌108.92點,除美西、美東等主要航線齊跌,地中海、歐洲線更是重災區,跌幅分別高達3.7%及2.7%,每TEU(標準20呎櫃)運價各下殺230美元、154美元,拖累SCFI連7周收黑。

但法人認為,貨櫃3雄上半年營收均繳出亮麗成績單,其中長榮以3458億元居冠,陽明與萬海各有2161億元、1556億元,預估前3季純益將超越去年全年,年增率上看2成,加上第3季擁大陸解封,航運需求恢復正常、國際油價下跌、美國線長線漲價效應等4利多,本季看法普遍樂觀。

再從獲利能力與股價觀察,永豐期貨表示,長榮、陽明股價淨值比約1倍,今年獲利能力增加,股價卻無法回到去年水位,到年底的股價淨值比甚至可能下探0.7倍,以1個擁有獲利能力的產業來說,股價淨值比相對低估。

此外,長榮9月將減資,明年又面臨董監改選,就現況而言,股價不易崩跌,認為貨櫃3雄在半年報正式出爐前,均可偏多操作。

另因期交所6月底已推出篩選編撰航運個股的航運期貨,其中長榮占比26.79%、萬海17.37%、陽明17.2%,貨櫃3雄包辦逾6成比重,從獲利能力與全年展望觀察,可作為投資按表操課、進行換月動作時的參考標的。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萬海 #陽明 #長榮 #貨櫃 #SC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