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25日正式開業,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指出,透過店頭集中結算將買賣違約風險轉移到期交所,原買賣方間債務關係,變成期交所分別與兩方的關係。即使有人違約,期交所的財務防衛資源可吸收衝擊,避免風險擴大而引發金融危機。
期交所25日盛大舉辦「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開業典禮」,吳自心致詞時表示,店頭衍生性商品交易將分階段逐步於國內集中結算,可有效減少金融機構作業成本,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強化我國金融體系韌性與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接軌國際監理趨勢。
據統計,2021年全球店頭市場規模超過600兆美元,是全球集中市場的7.5倍,因店頭交易的衍生性商品較為複雜、財務槓桿較大,且商品買賣關係常相互連結,當一方違約時,恐引發連鎖骨牌效應,影響金融市場穩定。
透過店頭集中結算,將買賣違約風險轉移到期交所,原本買賣方間的債權債務關係,變成期交所分別與買方、賣方的關係。每個集中結算契約價值都由期交所每天依市價進行評價,辦理損益收付與風險管理,可即時掌握每個參與者風險狀況,提早示警;即使有人違約,透過期交所財務防衛資源,也可吸收違約衝擊,避免風險持續擴大,引發金融危機。
依金管會規範,金融機構提交至期交所集中結算後,在計算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應計提資本時,只需2%的風險權數,可有效降低資本計提,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勝過以往,國內金融機構通常透過倫敦結算所(LCH)等國外結算機構進行集中結算的高額費用。
期交所店頭集中結算機制的推出,實現金融服務在地化,業者可就近在國內進行集中結算,大幅提升結算便利性,並降低結算成本。
經期交所積極輔導,7月25日開業時共有中國信託銀行、元大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永豐銀行、永豐金證券、玉山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彰化銀行、新光銀行、臺灣銀行等11家金融機構申請為結算會員。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