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商時報與中華徵信所舉辦的「百年巨變、黃金東協」論壇20日舉行,總統蔡英文在錄影開場致詞上表示,去年台灣和新南向國家貿易額,創下1,49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政府將持續和美國及印太地區國家加強合作,協助海外台商的發展,並擴大台灣對外經貿布局。

此為工商時報連續第三年舉辦南向經貿論壇,並同時發布2022年版的南向台商一千大調查結果。蔡總統之外,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以及經長王美花、財長蘇建榮、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等政府官員,以及印度、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七國駐台使節出席論壇,介紹目前台商投資動態及發展商機。

蔡英文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要如何在快速變動的局勢中,精準掌握國際市場的脈動,是一項非常重要議題。她強調,政府從2016年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提升台灣經濟多元布局。過去幾年來,疫情雖然對全球市場造成衝擊,但沒有減緩台灣和新南向國家合作的腳步。

蔡英文指出,去年台灣和新南向國家貿易額,創1,490億美元歷史新高,台灣也和菲律賓、越南及印度,更新投資保障協定,為台商提供更完善的投資環境。

她認為,從這次公布的「東協台商千大企業」調查結果,可看到業界正加速對新南向國家投資,政府也會持續努力,強化投資保障協定的安全網,並將加強協助廠商轉型升級,和人才的培訓,來加強服務廠商的力道。

今年6月,台灣和美國已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期盼未來持續和美國及印太地區國家,加強合作,協助海外台商的發展,擴大台灣對外經貿布局,期待能共同努力,在後疫情時代為台灣創造新的發展動能。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台商一千大調查中,前一千大總營收首度超過新台幣6兆元,較前一年成長43%,稅後獲利近1,300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逾11%,儘管全球經濟處於劇烈變化階段,但東協台商仍蓬勃發展。不論在RCEP、CPTPP或IPEF(印太經濟架構)等區域協定,印太和東協都是最大公約數,可說有百年一見的機遇。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郭曉薇指出,東協台商一千大可看出三大趨勢,包括:台商在東協大型化、泛電子業營收和稅後淨利超過傳統製造業,以及台灣金融業把眼光放到東協數位金融商機。三大趨勢連結起來,就是台商在東協打造新的數位時代。

#台商 #美國 #蔡英文 #新南向國家 #東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