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砂進口國,並考量到和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希望加強對發展所需資源的控制,中國大陸將成立一家新的直屬中央企業,主要負責掌管所有煉鋼原料進口,預期可藉此加強對外採購鐵礦砂的議價能力,減少長年來對跨國礦業企業的依賴。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包括巴西的淡水河谷、澳洲的力拓、必和必拓、FMG四大礦商,掌握全球一半鐵礦砂資源。而中國大陸作為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占全球總產量過半,但用於煉鋼鐵礦砂卻高達80%需要進口,其中60%來自澳洲、20%來自巴西,對外依賴度甚高。
尤其近年來,中澳關係因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持續惡化,更讓中方積極布局相關原料時謀求自主。
報導稱,長期以來,中國大陸高層對於依賴少數國際資源企業的情況耿耿於懷,認為將所有煉鋼原料的採購,歸入一家國有實體下,可使中國大陸對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有更大影響力。
因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1月推出「基石計畫」,尋求擴大原料及能源自主;3月初中國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期間,中鋼協公開「基石計畫」初步擬定內容,提出用10~15年時間,確實改變大陸鋼鐵資源來源結構,從根本上補足鋼鐵產業鏈資源弱點。最新傳出成立新央企,就是該計畫中的一環。
報導指出,擔任中國大陸第二大鋁冶煉企業:中鋁集團董事長僅三年的姚林,7月12日突然卸任。知情人士透露,姚林可望掌管上述新央企。新央企名稱傳為「中國鐵礦石集團公司」,設立形式類似2021年底成立的中國稀土集團,由多家央企出資成立,包括全球最大鋼企寶武鋼鐵、中鋁集團等大型國有礦業及鋼鐵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進口鐵礦砂年減3.9%至11.2億噸,但進口額卻飆漲49.3%至1,846.7億美元,創下新高。
2021年下半年,大陸對鋼鐵業實施產能、產量「雙控」政策,進入實質推進階段,抑制鐵礦砂價格漲勢。今年上半年,進口5.35億噸鐵礦砂,年減4.4%,進口額則年減達30%至683.6億美元。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