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險指數自4月高點1927點,回檔超過2成至今1523點,存股族若在今(2022)年第一季買金融股,這波修正可說是苦不堪言,投資人都想問金融股買點到了沒、何時會漲回,素有「億元教授」之稱的鄭廳宜,以數十年多空循環的經驗判斷,富邦金(2881)跟國泰金(2882),要在40元以下再去買,他強調,做定存股就是金融股,因為幾乎不會有倒閉風險。
據ETtoday報導,法人估美元若升值3個百分點,金融股受惠於強美元的匯差,國泰金約可增加獲利161.9億元,富邦金約增加117.3億元,中信金約增加56.5億元。鄭廳宜認為,富邦金與國泰金要在40元以下再去買,因為升息,這兩檔一定會跌到40塊以下,2檔都屬於壽險股,目前不推崇定期定額來介入,但可以選擇純銀行股如臺企銀(2834)、中信金(2891)、彰銀(2801)、華南金(2880)會比較好。
金融股中,鄭廳宜表示前5個月EPS有成長的只有3檔股票,其中一檔就是彰銀,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3.5至4%左右,再單筆進場會是較好的選擇,他也再次強調,做定存股就是金融股,因為幾乎不會有倒閉風險。高雄銀(2836)前5個月的EPS雖然也是正成長,達0.39元,但他自己偏好如第一金(2892)、兆豐金(2886)這類的省屬行庫,政策面比較穩定。
鄭廳宜教授會這麼肯定認為做定存股就是金融股,原因是自古以來我們就有銀行存款、放款的需求,這樣的需求只有形式會改變,如從紙本走向電子化,也因為銀行特許行業的關係,需要政府允許才准立,市場突然出現競爭者機率較低,就算銀行與銀行被合併,手中的股票仍可換到併購的新股,因此有人提出,「相信銀行不會倒,就該把存在銀行的錢拿去買銀行自己的股票」。
金融股中的八大公股行庫,除了台銀及土銀未上市/櫃,由財政部100%持股,其餘6間公股行庫,除了臺企銀及彰銀為銀行,第一金、兆豐金、華南金、合庫金(5880)都屬於金控公司,對於政府的政策無法說不,並通常採取同樣的決策,成為金融秩序的一股穩定的力量。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要求八大行庫本周起每天回報台股的持有水位,在互相比較的壓力下,各家買超數字應該也不至於太差,以免「被檢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