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SG已成普世價值之今日,不僅企業經營管理融入ESG元素,甚至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也開始考慮ESG。例如把潔淨能源、減碳、對抗氣候變遷,列為經貿對話的主題與合作項目,或商議提高勞動標準及企業社會責任。在此潮流下忽視永續的國家,恐將陷入經貿邊緣化之困局;但相對地,德不孤必有鄰,秉持永續理念者絕不會被遺忘,必有志同道合之士與其相伴。這對於近來積極追求永續發展的台灣來說,不啻為一大鼓勵,相信只要在永續道路上堅持向前,終能被更多國際友人肯定,從而擴大全球經貿參與空間。
理論上,奉行ESG理念的政府,會將永續發展列為施政重要目標,據以擬定政策措施,引導產業結構及民間企業轉型升級,並可望創造出新的投資契機、帶動經濟成長。此概念其實跟企業並無二致,早有研究探討ESG跟企業績效的正向關係是否顯著,發現ESG表現好的公司,長期營運績效通常也連帶較佳,往往較容易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除了對內經濟政策之外,ESG風潮也逐漸吹往各國對外經貿戰略。以往為促進跨國經濟整合,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為最主要方式,藉以降低關稅、市場准入條件,及移除非關稅障礙。然而,新世代的經貿協議則更強調產業供應鏈的安全與韌性,以及建立新規則,特別是後者即不乏ESG可著墨之處。實際上,近期跨國經濟合作機制所側重的主題,不光是反貪腐、反賄賂等基本的政府治理要求,還涵蓋了像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升勞動條件等環境、社會面向議題。
以近日在輿論引發熱議的印太經濟架構 (IPEF) 為例,IPEF的四大支柱之一即為潔淨經濟,顯示潔淨能源、低碳基礎建設將是美國期盼與盟友合作的重點領域,甚至個別產業的碳排放量亦可能納入討論範疇。至於勞動基準之建構,IPEF則可望以「美加墨協議」(USMCA) 為基礎,不只將包括國際勞工組織 (ILO) 的核心公約內容,還可能就基本工資、最高工時等課題進行磋商。而這對已啟動談判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而言,由於內容與IPEF多所重疊,是以IPEF就永續相關議題的談判結果,尤其值得國內各界關注。
當然,不免有人質疑經貿對話結合永續理念,是否流於陳義過高、陷入曲高和寡的困境?對此,不妨參考經濟學人智庫EIU今年首次發布的ESG評鑑報告,可以發現秉承永續價值的國家其實不在少數,如歐盟、美國、紐澳、日本等已開發經濟體固然皆名列前茅,即便像東協也有半數國家的評比結果在平均之上,顯見追求永續發展已非富國獨有之權利。
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並不在EIU這份報告之中,不過我們也無須妄自菲薄,事實上,我國在ESG的努力已陸續反映於相關國際評比。譬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UNDP) 的性別平等指數、EIU的民主指數、無國界記者組織的新聞自由指數,我國排名皆位居亞洲首位;國際透明組織的全球清廉指數,台灣在亞洲也僅次於星港日等地。此外,永續金融亦漸趨展露成果,比如國內金融機構在DJSI、MSCI等ESG評鑑屢創佳績,共17家銀行簽署赤道原則更是全球第一。
誠如金管會黃天牧主委曾言,若台灣能成為ESG模範生,就可在國際上交很多朋友。然則,現階段或許尚不敢自詡為模範生,畢竟ESG範圍甚廣,單靠政府力量一時也難以面面俱到,更有賴企業與民眾的理解與支持;且不可諱言,仍有企業將ESG視為成本項目,基於短期財務考量而躊躇不前。如何讓更多人了解ESG潛在的長期效益,使企業面對ESG課題,不再只是被動遵循規範,而是能以主動態度承諾永續目標並採取具體行動,將是台灣可否脫穎而出之關鍵。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