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一名10歲女童遭到性侵後懷孕,不過法官卻在法庭上施壓她繼續懷孕,案件引發巴西社會兩極化反應。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巴西南部聖卡塔里納州(Santa Catarina)一名10歲女童被性侵後於今年5月發現懷孕,她前往首府佛洛里亞諾波里斯(Florianópolis)一間醫院墮胎,她當時已經懷孕22周又2天,儘管巴西聯邦法保障性侵受害者能在懷孕的任何階段墮胎,巴西衛生部卻建議所有欲墮胎者在懷孕22周前進行手術,醫院以此為由拒絕為女童墮胎,指出除非獲得法院許可才會進行手術。
不過女童在法庭上卻不斷遭到法官、檢察官施壓繼續懷孕,根據當地媒體公布的聽證會影片,審理這起案件的女法官齊茉(Joana Ribeiro Zimmer)詢問女童能否「再繼續懷孕2至3周」好讓胎兒成長,還詢問她是否有感受到胎兒踢她、「是否想要為孩子取名?」
齊茉也轉攻女童母親:「你有了解如果我們中斷懷孕,寶寶出生了我們要等他死去嗎?」她不斷追問,「你有了解嗎?那是極大的殘忍,這個寶寶出生後要讓他哭到死?」
當女童不斷拒絕她的請求、表明不想把孩子生下來時,檢察官也加入施壓,詢問女童是否考慮領養孩子「而不是讓他死掉」,「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嬰兒、一個孩子,而不是讓他在痛苦中死去?」
最終女童同意再多懷孕幾周,增加胎兒離開她子宮後存活及被領養的機率。
齊茉也在判決中將墮胎和謀殺相提並論,她下令女童離家、住進收容所40天,以避免她拿掉孩子。
這起案件引起巴西社會極大關注,民眾反應兩極,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也加入戰局,稱胎兒已經7個月大,不論是否受到法律保護,「說要奪走這個手無寸鐵的生命都是不可取的。」
擁墮胎權人士則走上街頭,要求當局釋放女童。目前巴西法律僅規範因性侵案件、亂倫、或是胎兒異常等狀況墮胎為合法,這起案件讓抗議人士憂心,即便女童有合理的墮胎原因,仍面臨醫院、充滿敵意的司法壓力。
迫於社會壓力,最終巴西聯邦檢察辦公室下令醫院於6月底為女童進行墮胎手術,巴西最高法院也要求衛生部重新檢視何時墮胎的建議。
美國最高法院日前才推翻憲法保障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巴西的這則事件讓美國民眾相當有感,許多人回應真是「令人震驚的故事」。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