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央行1日公布短觀結果,在4到6月這1季,受到中國大陸嚴厲的抗疫封鎖,導致投入生產成本再增加,以及供應鏈斷鏈情況更加嚴重。因此,日本大型製造業者的信心,已連兩季愈來愈不足。

不過,日本大型非製造業的信心,卻在第2季有改善,因為當地社交禁令解除,服務業正在回溫。同時,這份短觀報告也指出,企業預計將增加資本支出,且會將多出的成本慢慢轉嫁給消費者。

第一生命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認為,綜觀來看,這次短觀數據並不算太糟糕。不過,資本支出意外強勁倒是很令人意外,這表示企業還是願意花錢投資未來。不過,業者的利潤,可能因為成本大增而減少。

日本央行表示,當地大型製造業者的信心指數,從3月的正14下滑至6月的正9,並創2021年3月以來最低。同時,比市場預估13要差。同時,非製造業的則是從3月的正9,升至6月的正13,略低於預估值正14。

根據此報告的生產投入價格分析,大型製造業者已達1980年以來最高。同時,大型非製造業也是達1990年以來最高。這些大日企預計在2023年3月底結束的本財年,資本支出將增18.6%,遠高於市場預期值8.9%。

這次短觀報告也指出,日企預估消費者通膨從現在開始的12個月期間,將上漲2.4%,明顯高於3個月前預測的1.8%。至於未來36個月,企業預估物價將從上漲2%,也高於上次3月調查的1.6%。

相較之下,日本央行的通膨預估就比較保守。央行在4月做的預估是,本財年的核心消費者物價為1.9%,然後在下1年緩降至1.1%。外界大多數認為,日本央行將在7月20至21日兩天會議中,將本財年核心消費者通膨預測值上修至2%以上。

專家學者表示,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緊縮貨幣,但可能引發經濟衰退。若不幸一語成讖,日本央行將失去把當地利率正常化的一次機會,反而會被迫再次寬鬆,進而 政策工具也將愈來愈少。

#時報 #日本央行 #非製造業 #當地 #資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