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猴痘在世界各地「持續傳播」,可能開始侵襲懷孕婦女、免疫功能不全者以及孩童等高風險群體,各界應提高警覺。
世衛組織表示,對抗猴痘病毒需要「積極」努力,呼籲廣泛收集和分享資料以瞭解疫苗效力。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今天告訴記者:「我擔心持續傳播,因為這顯示病毒正在立足,可能進入高風險群體,包括兒童、免疫功能不全者和孕婦。」
「我們開始看到這種情況,幾個孩子已經被感染了。」
英國有兩起18歲以下病例。
5月初以來,在猴痘長期流行的西非和中非國家以外,專家們發現病例激增,大多新病例發生在西歐。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呼籲「在不同群體上仔細研究疫苗…以獲得廣泛適用的資料,並確保顧及兒童、孕婦和免疫功能不全者納入這些試驗」。
截至今年6月22日,已有來自50國的3413例實驗室確診猴痘病例和1例死亡病例通報給世衛組織。病例數達3位數的國家是英國(793)、德國(521)、西班牙(520)、葡萄牙(317)、法國(277)、加拿大(210)、荷蘭(167)和美國(142)。
根據世衛組織,迄今多數病例發生在年輕的男男性行為者身上,主要發生在城市地區。
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上週集會,以判定猴痘是否構成所謂的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這是世衛可以發出的最高警報。
但大多數專家認為還沒有跨過這個門檻。
儘管如此,譚德塞說「他們認知到事件的緊急性,也認同需要做出積極回應,以遏止進一步蔓延」。
譚德塞呼籲採取公平獲得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等對策,並系統地收集臨床數據,以便為未來的建議提供資訊。
世衛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說,以美國為首、擁有疫苗庫存的國家已表現出分享疫苗的意願。
但這些疫苗大致上只被核准用於比猴痘更嚴重的天花。天花也是由正痘病毒引起的,並且是唯一透過疫苗接種成功根除的疾病。
萊恩說:「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鼓勵分享這些藥品,同時收集必要的臨床療效數據。」他說,控制猴痘的主要干預措施應該是透過衛教減少傳播並採取措施避免感染,然後有針對性使用現有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萊恩說,目前疫苗供不應求,且接種多限於在追蹤病例接觸者時面臨較高風險的衛生工作者。他說,一些國家開始考慮向「從事高風險活動或特別有暴露風險」的個人提供疫苗。
猴痘5月爆發以來,病例已超過3400例,其中1例
死亡。(譯者:鄭詩韻/核稿:嚴思祺)1110630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