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不到六個月前,華爾街銀行業才從史上罕見的併購和IPO上市榮景中大賺特賺,但現在情勢丕變,業內消息人士透露,今年由於利空消息匯集導致大多數交易暴跌,華爾街銀行業可能面臨2019年以來首次的大規模裁員。
如此突如其來的轉變凸顯出了華爾街金融業不是大好就是大壞的本質。在新冠疫情剛爆發時,主要央行群起釋出了數兆美元支持市場,當時華爾街金融圈仍苦於人手不足。之後股票公開發行上市等資本市場活動激增,華爾街行家迎來了牛市,從22歲的大學畢業生到高薪的金融圈風雲人物均躬逢其盛。
這些年來,銀行業員工似乎第一次佔了上風,他們拒絕重返辦公室的要求,還獲得了創下紀錄的獎金、好幾次的加薪、獲保護的休假時間,甚至收到公司提供的派樂騰(Peloton)飛輪。
但這樣的好光景可能已經結束。人力招聘公司DMC Partners負責人David McCormack表示:「今年下半年銀行不可能不做RIF」。RIF是行話,指的是人力縮減(reduction in force),也就是裁員。
隨著夏季到來,金融業正步入傳統淡季,因為金融資產急劇下跌、烏克蘭戰爭帶來不確定性,以及各國央行收緊政策對抗通膨,使今年淡季可能更淡。
根據Dealogic所做的調查,今年以來美國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減91%。企業不願意或無法發行股票或債券,導致股債資本市場營收暴跌,尤其是高收益業務,交易量大減75%。而由於收購意願降溫,今年以來的交易量下滑30%。
華爾街金融圈高層已經釋出經濟放緩的警訊。上個月摩根大通總裁Daniel Pinto表示,銀行業正面臨「非常、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環境」,第二季收取的費用估將減少45%。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本月稍早前亦警告投資人「一場經濟颶風即將到來」,並表示該銀行正在為市場動盪做準備。高盛銀行總裁John Waldron日前表示:「毫無疑問的,我們將看到更加嚴峻的資本市場環境」。
調查顯示,從2020年初到今年第一季,摩根大通旗下企業與投銀部門淨增加了8,000個職位。這個以營收計為華爾街最大的銀行目前擁有68,292名員工,比疫情剛爆發時增加13%。
在這段期間,高盛的人力膨脹更多,員工人數增加17%,達到45,100人。摩根士丹利員工增加26%,達到76,541人,在這段期間進行了兩次大型收購案,也是員工人數暴增的原因之一。
投銀業務收入可能如部分高層所預期的回落到疫前水準,但這兩年多來所有主要金融公司的員工人數都增加10%以上,導致支出大增。McCormack表示,當銀行遇到收入問題時,只有一種應對方式,那就是削減成本。
他預期投資銀行業最快將在7月、即在第二季業績發布後宣布裁員5%~8%。分析師可能會向銀行管理層施壓,要求他們採取行動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
熟知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消息人士則表示,他們認為這些公司並沒有立即對其華爾街業務進行大規模裁員的計畫,但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重新檢視人力配置和費用支出,而這只是一般的管理工作。
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銀行仍在選擇性地招聘緊缺的職位,但員工離職後不填補空缺的情況也在增加。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業務已經減少,如果在10月至11月進行某種縮減人力的動作,我也不會感到意外。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