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帶頭升息打通膨,引發大宗商品價格全面撤退,包括「黃小玉」、棕櫚油等重要食品上游原料價格皆從高點回檔,食品業者認為穀物價格差不多已到頂,不過包括運價、匯率等,影響食品廠成本的因素相當多,第三季漲價壓力仍然相當大。
「黃小玉」價格回檔,黃豆周五(24)最新報價跌破每蒲式耳16美元,比6月初的高峰17.7美元回檔近一成;玉米價格來到每蒲式7.4美元,比起4月底的高峰8.2美元,同樣回檔一成左右。而小麥價格跌落9.4美元,比起俄烏戰爭爆發3月初最高飆上14.3美元,回檔幅度將近三分之一;棕櫚油價格本周最低來到每噸4,688馬幣,相較三月初最高衝上8,700馬幣天價,更是已接近腰斬。
法人分析,這波食品原料回檔,一方面是反應美國帶頭打通膨,市場預期未來需求可能減弱。
二方面,各國央行接力升息或縮表,使流入商品市場的資金可能枯竭,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全面回挫,不只「黃小玉」,包括鐵礦砂、甚至國際油價,最近也都出現明顯回檔。
不過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分析,雖然穀物價格看起來差不多已經到頂,但包括運價、匯率等,影響食品廠成本的因素相當多,第三季漲價壓力仍大。
由於原料從採購到使用會有時間差,韓家寅表示,目前看到7、8月的原料成本還在繼續往上走,壓力並不會馬上解除。另外像是港務局最新通知,因應物價波動,國內港埠業務費擬調漲10%;外加今年以來新台幣大貶,兌美元匯率從年初27.7,貶到現在29.8,貶幅約7.5%,這都會造成原料採購的負擔加重。
卜蜂董事長鄭武樾也說,根據公會統計,因為運價提高,像是黃豆、玉米每公斤進口成本就因此增加2元,相較之下,雖然今年上半年國內飼料價格漲了三波,但合計上漲1.8元,連運費增加都沒辦法cover,漲價壓力仍然相當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