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離岸風電安裝進入密集施工期,大部分現有風場採取水下基礎打樁式會造成明顯噪音,環評審查當中對於安裝噪音有明確要求,為了減少安裝時所產生的噪音,新型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SBJ)已經完成實驗,由成大領先全球進行相關地震及土壤液化實驗,逐步讓技術落實減少噪音,同時也能進行沉箱國產化。

過去環評審議時,環評委員關心打樁造成的噪音,有時噪音高達160db,因此部份風場啟用雙層氣泡屏障來降低影響,避免白海豚等海洋生物受衝擊。現在新型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在施工時僅有作業船隻的噪音,對於海洋生物來說會更友善。

成大水力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郭玉樹表示,台灣山高水急,只要大雨就會把山上土石帶往海洋,讓台灣海峽的海床多為沙土,加上台灣多地震,相較於歐洲風場多為黏土,因此水下基礎對於抗震及土壤液化的研究就相當重要,這次研究不只是台灣首個針對實地土質進行實驗,更是全世界首個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在沙土的研究,未來可供亞洲地區相近的風場作為背景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風場壽命將屆進行除役時,水下基樁會被切割部份留置於海床內,對於後續風場循環利用有負面影響,相較於新的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可以完全移除且不影響海床,對於環境影響風險低,將是未來風場的開發趨勢。

郭玉樹指出,台灣的離岸風場多位在中部外海,彰化雲林海床表土多為疏鬆的密沙土,在面對地震時是高土壤液化的潛勢區,過去為了抗震因此多採用管架式多樁基礎,現在有沃旭能源提供實際風場建設的環境及數值,讓研究能更貼近實際開發的狀況。

#離岸風電 #減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