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日開高走高,盤中大漲逾300點,貨櫃3雄卻因馬士基放槍市況8月反轉,表現毫無激情,長榮與陽明股價在110元上下游走,雖台驊董座顏益財以5大利多反嗆,但外媒報導,隨即期運價急跌,約7成長約客戶要求重新議價,恐讓運價跌勢再度承壓。
全球第2大航運商馬士基(Maersk)執行長Soren Skou近日示警,貨櫃航運最快8月受重創,但有「航海王」之稱的台驊投控董事長顏益財則持不同看法,認為有5大利多,因此貨櫃運價大跌機率不高。
Skou擔憂疫情引爆的貨櫃運輸大多頭,最快恐自8月起反轉,出現需求減少、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兩年疫情使終端需求由下往上被放大扭曲,航商大量增購貨櫃船隻,現面臨全球消費降溫,未來可能無貨可載,也引發貨櫃3雄20日股價挫逾6%。
馬士基看空航運市況的言論震驚四座,但顏益財卻不認同,他以拜登政府為期中選舉嚴打通膨、俄烏戰爭影響趨緩、美降陸關稅、後解封時代見報復性消費、今年船舶供給增加有限等5大利多,認為市場過度反應,運價至少要到年底或明年初才可能反轉。
但外媒《The Loadstar》報導,貨櫃航運即期報價近日續挫,隨失守長期合約價,根據海運費率基準及情報平台Xeneta進行的客戶調查,顯示高達7成有意重新談判議價,甚至還有11%的受訪者表示,即使違約也在所不惜。
以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為例,上周亞洲-美西線指數大跌3%,40呎標準貨櫃(FEU)價格來到8378美元,美東線維持10695美元不變。
寧波貨運貨運指數(NCFI)也反映業內悲觀情緒日增,因部分航商主動降低運價以加強訂艙,推動現貨價格下跌,且北美需求未見改善,艙位明顯過剩,恐加重運價跌幅。
海運業內對市況多空看法兩極,摩爾投顧分析師蔡正華認為,自美國眾議院通過海運改革法案,將加強對跨國航運業者監管後,貨櫃航運的不確定性明顯提高,考量後續營運變數增加,不僅有法人向下作帳,也有部份資金轉移,短線不宜躁進,先觀察年初低點能否守穩。
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則指,航運今年基本面雖看好,但從籌碼面觀察,套牢壓力極大,反彈就該逃命。
他以長榮為例,去年EPS大賺45.57元,今年首季EPS19.16元,單季獲利持續成長,營收同樣持續創高,但去年6~7月市場瘋狂追逐後崩跌一波,股價打底1年時間,雖力守年線,也回不到去年高點,近日隨年線失守,再套一次的籌碼壓力更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