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帝國學院一項研究表明,就算患者感染大魔王Omicron也無法避免於重複感染,也就是說體內獲得傳染力極高的病毒抗體,保護力不會成正比。這就是為什麼病例數只增不減的原因。
綜合《衛報》、《哈芬登郵報》以及《自然》期刊報導,實驗針對731名已打完3劑mRNA疫苗(輝瑞或莫德納),且具有不同感染史的醫護人員,研究其血液樣本對抗體、B細胞、T細胞的反應。
顯示Omicron蛋白的T細胞濃度很低,甚至不及其他變異株。報告強調感染Omicron後確實能增加對原始株SARS-CoV-2 (或Alpha、Beta、Gamma、Delta) 等變體的保護力,還有降低中重症機率。然而,效果有限,特別是對於那些以前也感染過原始株的人。
早前感染原始病毒株對日後免疫力至關重要,研究人員表示,「『免疫記憶』對下一個變體來說扮演重要角色」
「Omicron變異株擁有出色的突破性感染表現,但在誘導免疫方面較遜色,因此重複感染該病毒的機率很高。」
這打破了人們普遍印象,認為變體在刺突蛋白中產生進化,從而幫助躲過突破性感染,提升保護力。但實際情況比我們想得更糟,因為刺突蛋白成功適應後其實是一種誘導免疫反應的調節或關閉的運作。
英國健康安全局(UKHSA)定義「重複感染」為確診後90天或更長時間的病例。東英吉利大學傳染病專家亨特(Paul Hunter)表示,「疫苗接種和曾經感染皆無法擁有永久免疫力,估計人們平均每3-6年會出現重複感染的可能。」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