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通膨、縮表、升息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整個經濟及紡纖產業;去年獲利創新高的新纖(1409)董事長吳東昇30日在股東會指出,新纖上半年的營運還是處於成長,下半年則會謹慎保守。

不過,吳東昇表示,新纖正加速朝尖端科技材料等高值化產品研發創新生產,「新纖仍會持續成長」。

新纖累計今年1~4月合併營收166.06億元,年成長20.08%。

吳東昇預期,升息、縮表、大陸封城、俄烏戰爭、通膨等對經濟及整體消費能力的衝擊,將在下半年顯現。

但,吳東昇強調,新纖資本支出計畫不變,除在越南會繼續擴大投資,增加回收只粒產線、泰國與三菱合作,今年產能倍增、台灣新的高端、高值化聚合產線,也將在6月投產。

新纖新任總經理歐金達指出,泰國廠的擴建中,21萬噸的回收酯粒(R-PET)已接近完工階段,目標年底投產,對新纖未來營收獲利助益大;而桃園觀音新的聚合產線,聚焦少量多樣、高值化商品,兩年前開始規劃,第二季投產;至於投資力度加大的越南產線將以加工絲為主。

將現有聚酯、化纖、工程塑膠等產項透過研發創新,打進尖端科季供應鏈,是新纖高值化產銷策略的核心;甫卸任新纖總經理一職,轉任集團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新光幼獅公司董事長的羅時銓指出,新纖兩年前就開始攻電動車商機,更已躋身特斯拉(Tesla)供應鏈,今年擴大佈局,將原工程塑膠部門改名「尖端科技材料生產中心」,專供高科技材料。

羅時銓指出,新纖在特斯拉供應鏈中主要供應塑膠材料。今年除了把既有的工程塑膠部門改為尖端科技材料生產中心之外,也希望朝綠電的方向發展,向風電扇葉裏的發泡填充材料的方向研發生產,未來期待能打入綠能產業供應鏈。

吳東昇表示,持續看好充電槍、電池系統配電盒等高值化特化材料的未來發展潛力。

追求環保永續的材質,以及打造循環經濟的產業環境,已成為全球紡纖業市場趨勢。羅時銓表示,過去產業講3C科技化,陸續延伸到4C汽車、5C雲端、6C照護,至今已談到第7C,也就是碳中和。除了綠能之外,材料的產出也應該具備減碳功能,因此新纖重新定義企業為SSFC,也就是永續經營、智慧製造、友善的綠色產品以及碳中和。

#新纖 #吳東昇 #股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