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2022年首季財報概況,扣除第一上市櫃及未如期出具的5家上市櫃公司,合計營收9.67兆元、年增達1.27兆元或15.18%,稅前淨利1.22兆元、年增達2544億元或26.2%,雙創近10年同期高點。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扣除已同意延期申報的全友、康控-KY及大略-KY等3家公司外,僅互億(6172)及台開(2841)未能如期出具首季財報,已分別為3度、2度遲交,若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補申報,則互億最快6月29日、台開最快11月中旬將面臨下市危機。

金管會統計,不含第一上市的上市公司首季營收9.03兆元、年增15.49%,稅前淨利1.14兆元、年增達27.31%。不含第一上櫃的上櫃公司首季營收6484億元、年增11.05%,稅前淨利768億元、年增11.63%,雙創近10年同期高點。

蔡麗玲表示,上市公司首季獲利成長主因航運業由於塞港緩解略慢,支撐運價維持高檔,半導體業受惠5G應用、高階運算及車用電子等需求持續成長,以及電子零組件業受惠伺服器及車用電子等終端需求熱絡。

至於上櫃公司首季獲利成長,主因鋼鐵工業受惠於市場需求增加,產品價格走高帶動獲利成長。光電業受惠終端需求成長而推升獲利,以及半導體業因整體銷售量成長及高毛利產品銷售量增加,帶動獲利成長。

未如期出具財報的5家上市櫃公司中,蔡麗玲指出,全友(2305)、康控-KY(4943)及大略-KY(4804)均是因主要營業地或重要子公司位於中國大陸,受當地封控防疫影響無法如期申報財報,已申請延期1個月申報並獲准,目前觀察3家公司應可如期完成申報。

而互億由於董事長涉及違反證交法遭檢調調查,前任會計師終止委任,自2021年第三季起便無法如期出具財報,股票去年11月18日起停止買賣迄今已滿半年,證交所19日已公告,若互億仍未在最後期限前補申報財報,將在6月29日正式下市。

而台開則因不動產估價作業未完備,使2021年年報、2022年首季財報接連難產,股票自4月7日起暫停買賣。若台開無法在半年內補申報財報,將在10月4日公告40天後終止上市,意即最快11月中旬將下市。

#互億 #全友 #台開 #大略-KY #康控-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