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延燒多年,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即將於7月屆滿,先前傳出美國經貿高層對於是否續徵關稅出現分歧。美國貿易代表戴琪5日表示,為評估對中關稅所產生的潛在經濟影響,將展開全面諮詢程序,收集大量業界意見。
路透引述戴琪5日到訪加拿大時表示,任何有關加徵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決定,皆非憑空採取行動,強調諮詢過程將是重要環節,政府也會聽取所有相關單位的意見。
戴琪談及「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表示,美國將專注於兩國長期的貿易關係,在聚焦考慮與中國競爭能力的持續有效策略之際,也希望紓緩美國一般家庭目前面臨的生活困難。
美國貿易代表署4日發出通知,將針對自2018年起,依據「301條款」對中國貨品徵收關稅的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將於5月7日至7月5日期間,收集首批對價值34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行業意見,並在6月24日至8月22日展開第二批諮詢,涉及中國貨物價值約160億美元。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日前公布報告顯示,美國前總統川普與中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美國保留高額關稅門檻,對中國商品課徵平均關稅達19.3%,較貿易戰爆發前高出逾六倍,涵蓋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66.4%。
此前,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和白宮副國安顧問辛格(Daleep Singh)皆曾表態,考慮降低對中關稅,以緩解美國的通膨負擔。據傳戴琪主張維持關稅,以此使中國改善貿易環境。
中國方面,對自美國進口的貨物祭出的報復性關稅平均維持在21.2%,涵蓋自美進口商品的58.3%。但中國於2020年2月宣布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清單,並在4月宣布第七次延期,使中國進口商得以減輕貿易壓力。
富比世5日報導,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表示,希望美方停止將商業合作政治化,或把貿易當作工具,應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他呼籲,美國政府是時候重新考慮並盡早取消對中加徵關稅。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