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全面收紅,激勵台股反彈台股今(4)日開高震盪,電、金齊漲,一度衝破16,600點關卡,航運類股扮演撐盤角色,類股指數漲幅逾2.6%。貨櫃三雄長榮(2603)強漲逾3%,陽明(2609)、萬海(2615)漲幅則超過2%,長榮昨日超車萬海股價之後,以151.5元領先萬海149元,持續坐穩航海王寶座。資深分析師指出,市場預期周四Fed宣布升息之後,有機會利空出盡,波段漲幅可期,航運、鋼鐵等具有高殖利率概念,可低接區間操作為主。其中航運股除了財報、除息利多之外,運價也有機會反彈,接下來若有解封消息,航運需求也會增加,有利再推升股價。
兼具業績、獲利大幅成長、本益比低又殖利率高者,往往才是股市強勢股主角。航運多頭總司令宏遠投顧表示,去(2021)年貨櫃三雄每股賺45~48.5元,以目前SCFI指數超過4,000點,預估今(2022)年貨櫃航運三雄每股獲利至少介於60~70元以上;明(2023)年貨櫃航運產業持續看好,不會賺輸今年,因而貨櫃航運股股價表現主升段行情合情合理。
長榮現有運力TEU(20呎櫃)總數超越日本三大船公司合組的ONE(海洋網聯船務),擠身全球第六名。隨著新船加入,長榮成功打造全球競爭力強大的船隊,旗下8成的船齡低於10年,隨著IMO(國際海事組織)在海洋環保委員會議拍板,明年不符排碳標準的船舶,恐面臨減速的壓力,長榮可望脫穎而出。歐美航線的長約價格也比去年同期翻倍,加上長約比例高,美國線占7成、歐洲線已拉升至3至4成,造就良好財務表現,展望第2季與第3季,將有持續有新船交付,以及未來大陸封城解禁搶運商機,預計長榮榮景持續。
此外,貨櫃三雄第一季財報尚未出爐,市場普遍看好獲利表現,長榮首季合併營收1,708.16億元,年增89.9%、季增9.5%,寫歷史新高;陽明首季營收1,067.04億元,年增71.32%;萬海首季營收805.02億元,年增108.47%,惟近期中國大陸部分城市封城及運價指數下跌效應,4月營收恐受波及。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