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系外資才因看淡亞洲科技股最快年底才有望落底,調降驅動IC大廠聯詠目標價,今日又有美系外資趕在公司6日法說前補槍,認為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規格升級有限,聯詠成最大輸家,目標價從313元大砍至272元。

美系外資出具「Air Keeps Going Out of a Once Hot Segment」產業報告,示警驅動IC產業在邏輯半導體中多為低階產品,以2018年為例,多數台廠毛利率僅20~30%。

加上逾7成與消費性電子相關,在半導體供應正常化後,平均單價和毛利率將自上半年反轉向下,加上陸廠技術成熟,競爭態勢顯現,預估陸廠2024年市佔率可達10~15%,驅動IC台廠股價勢必「消風」。

該外資直指,聯詠過去3年因缺貨題材,帶動股價狂飆3倍,遠高於大盤指數上升92%,以及MSCI科技指數的183%,漲勢瘋狂不合理。

除今年消費市場端疲軟,更認為明後年產業逆風也遭低估,考量明年起產業產能供過於求,驅動IC平均單價兩位數崩跌,加上聯詠2年後市占率恐低於20%,維持劣於大盤表現評等。

無獨有偶,亞系外資日前也調降同步調降聯發科及聯詠目標價,其中聯發科目標價由960元下修至840元;聯詠目標價由515元下修至400元,評等都重申為「中立」。

該亞系外資以最悲觀的假設來看,憂心這2年科技業的好光景恐全數吐回,恐回到2018年金融海嘯時的水位,有鑑於科技股股價恐再下修,認為真正可以底部釣魚的時間,恐要到今年底甚至明年第1季。

#聯詠 #聯發科 #亞系外資 #目標價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