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美國4月製造業活動增速為逾一年半來最慢及工人辭職人數增加,加上中國堅持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實施清零政策,讓製造商愈發擔憂夏季供應,但美國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哈里斯稱,儘管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美國經濟今年仍將繼續擴張,並據市場預計美國聯邦準備理會(FED)週三結束貨幣政策會議時宣布加息50個基點及削減9兆美元資產負債表計畫,更大舉押注今年全年利率升至3%-3.25%區間,以遏制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已封閉控管逾一個月的上海COVID-19疫情緩和,週二在中國及日本等市場假期休市的清淡市況中改善風險意願,推動美兌日圓觸及130.29高點。

隨後美國勞工部在月度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率調查(JOLTS)報告稱,3月衡量勞動力需求的職位空缺增加20.5萬達1,150萬個,為連續第二個月增加及創紀錄新高,而且美國3月工廠訂單與耐久財訂單修正值分別較前月增長2.2%及1.1%皆高於預期,但FED宣布政策決議前,市場質疑其鷹派程度已大部分被消化,美元強勢可能告一段落,打壓美元兌日圓至129.69低點。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支撐於129.70-90,阻力於130.60-80。

2.EUR/US

中國官方與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創二十六個月新低,突顯防禦COVID-19疫情控管導致經濟風險,但澳洲央行(RBA)昨日出乎意料大幅提高指標隔夜拆款利率25個基點至0.35%,RBA總裁洛威會後聲明則稱,委員會致力採取必要措施,以確保澳洲通貨膨脹在一段時間內恢復到目標水平,將需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一步調高利率,促使利率期貨反映市場預期澳洲6月利率將升至0.75%及今年年底前再一連串加息達至2.5%左右,2023年中期利率更升至3.5%,激勵澳幣跳漲,帶動歐元兌美元自低點1.0490反彈。

隨著伊福經濟研究所(Ifo)調查顯示,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影響供應鏈,德國工業企業很難找到替代進口來源,但德國4月經季節調整4月失業人數減少1.3萬及失業率持穩在5.0%,並據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分別較前月與去年同期漲5.3%及36.8%超過預期,失業率則降至6.8%紀錄新低,而且歐洲央行(ECB)執委施納貝爾稱,ECB需要早至7月升息以阻止極高通貨膨脹,推升歐元兌美元至1.0577高點。今日市場等待FED政策會議決議,預估歐元兌美元阻力於1.0550-70,支撐於1.0450-70。

3.GBP/US

週二英國首相約翰遜稱,若政府支持民眾渡過生活成本危機不謹慎,通貨膨脹將惡化,但投資人在FED及英國央行(BOE)政策會議前對近期大漲的美元獲利了結,扶助英鎊兌美元反彈至高點1.2567。隨著標準普爾全球/CIPS公布英國4月製造業PMI較前月升至55.8,但國內訂單創去年1月以來最慢增速及出口訂單為2020年7月以來最大降幅,打擊英鎊兌美元至低點1.2468。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阻力於1.2500-20,支撐於1.2400-2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全球 #時報 #FED #通貨膨脹 #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