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ed(聯準會)主席鮑爾放言升息2碼,美股4大指數臉黑,晶圓雙雄ADR同步挫低,分析師指出,電子股要等歐美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高峰過後及Fed減輕升息力道,預計第3季才會浮現中期買點。
至於晶圓雙雄部分,台積電有美國客戶營收佔比和外資持股過高等2大罩門,不僅易受美國政經風險影響,更成為外資提款機;專攻成熟製程的聯電處境更麻煩,今、明兩年產能增加70%,又不若中芯有官方補貼及陸廠客戶訂單支持,產能過剩衝擊最大。
晶圓雙雄最新交易日ADR走勢,台積電下跌1.98美元或2.03%,收95.68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559.92元;聯電下跌0.12美元或1.49%,收7.91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46.29元。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指出,投資不能靠信仰,而是要看景氣,消費電子景氣反轉牽動骨牌效應,台股7成電子業務與PC、手機、電視、顯卡有關,股價會破底;雖另外 3 成電子產業基本面較佳,但挖東牆、補西牆,股價也難有表現。
消費電子第2季及第3季需求看淡,要等到歐美 CPI 高峰過後及Fed停止加大升息力道,才會出現中期買點。
近期不少人以為電子僅是技術面漲多回檔,可以分批逢低布局,不料越套越深。他指出,這次是產業景氣反轉,只能跌深搶反彈,不可熊市摸底,並建議仔細觀察那斯達克及費城半導體指數,近10年除了2018年下跌外,其餘都收紅,一旦景氣反轉,就會引發長期籌碼的鬆動。
蔡明彰強調,績效給予法人、中實戶壓力,因而大砍電子股部位,優先調節估值太高及產業景氣有疑慮的個股。
這也說明台積電第1季財報及第2季財測俱佳,結果股價卻跌跌不休,主要原因正是估值下降。台積電去年EPS23元,股價最高來到679元,本益比最高30倍,今年雖EPS看估32元,可望持續成長,但迄今最高價688元,最高本益比降至22倍,說明半導體大環境存在疑慮。
即使台積電本身EPS持續成長,但估值下調就會產生股價下跌的結果,且台積電最大罩門是美國客戶佔營收63%,易受美國政策及經濟影響,加上外資持股高達73%,易遭提款。
蔡明彰認為,聯電的處境更麻煩,全靠成熟製程28奈米產能,今、明兩年增加70%,全球前5大晶圓代工廠中,產能增加最多是中芯國際的160%,但有大陸官方補貼及廣大本土廠商支持,可望減緩產能過剩衝擊。
反觀聯電沒靠山,當景氣反轉產能過剩,衝擊就比較大,因此聯電今年來股價重挫 28%,中芯國際只下跌12%,同樣產業卻走出不同格局。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