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21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指揮中心日前宣布,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一周內全台啟動居家照護管理措施,因此很多勞工關切,一旦居家照護假怎麼請,雇主應否給薪?對此,勞動部20日解釋,不管居家、住院治療,若因公確診或隔離者,雇主應主動給付薪水給員工,並給予公假;若非公務因素,需要治療或請防疫隔離假,不強制雇主給薪,雇主若因疫情大爆發而調整原本「從優」的福利,也並不違法。
【1】非因公確診、隔離 雇主可不給薪
勞動部官員表示,勞工如經認定是職業上原因,導致感染COVID-19,雇主應給予公傷病假,並給付相當於原領工資的工資補償,若勞工因此所致之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雇主也應依勞基法有關職業災害規定予以補償。但勞工如非因職業上原因染疫,例如參加私人聚會、聆聽演唱會等群聚,隔離治療期間,雇主可不給薪,勞工可以選擇請普通傷病假、特別休假或事假。
【2】美股後市現隱憂 高成長的科技股首當其衝
在債息急漲一波後,美國10年期公債實質收益率周二正式由負轉正,成為2020年3月疫情以來首見。不過這對於美股後市並非好兆頭,尤其是高成長的科技股恐將首當其衝。
【3】長三角封控 蘋果供應鏈哀號
近期大陸長三角地區的疫情防控,對當地密集的半導體、3C電子生產業者造成嚴重干擾。日媒指出,蘋果前200大供應廠商中,有一半在上海與蘇州、昆山設廠,在當地實施封城措施下,勢將影響蘋果iPhone、iPad等產品的出貨。
【4】抄底科技硬體股? 大摩示警:時機未到
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研究涵蓋的大中華區科技硬體廠商,自3月1日以來,股價平均下跌16%,MSCI亞洲科技指數也下跌10%,目前是否可以進場抄底?根據大摩最新壓力測試顯示,可能為時尚早。
【5】央行升息嚇跑... 民眾買房意願 35個月最低
買房意願被央行升息嚇退。國泰金控20日公布4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認為現在是買房時機的受訪者,從3月的18.9%再降為16.3%,不是買房時機者升高到68.5%,讓買房指數續降到-52.1,是2019年6月以來的35個月新低點,國泰金分析,「央行升息明顯影響民眾的買房意願」。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