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研究指出,發達國家通膨率(CPI)2022年將維持4%的高位,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亞洲的CPI原本已漸不明顯,但近期國際油價突破90美元大關,導致生產者價格面臨上行壓力,更大幅度的外溢擔憂正在增加。
牛津指出,就國家層面而言,台灣、大陸因官方頻頻祭出調控政策,或許可以避免嚴重的連動,至於菲律賓、泰國和韓國的外溢衝擊十分明顯,且可能在三個月內發生。
ING安智銀行亞太地區研究主管卡內爾(Robert Carnell)分析,近幾周來亞洲的通膨數據平均走高,亞太區最鷹派的央行韓國銀行(BoK)第三次升息,政策利率已提高至1.25%,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意外調整匯率政策,主要原因就是通膨上升,且很大部分是來自能源項目,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格的強升形成了新的通膨壓力。
卡內爾指出,變種病毒Omicron的全面影響還沒有到來,這可能進一步加劇供應端的限制。牛津經濟研究院也提醒,持續的供應鏈中斷繼續推動生產者價格上漲,供應鏈下游的零售端,通膨連鎖反應的擔憂也有所上升。
牛津團隊先前預測躉售通膨率在2021年第四季達到頂峰,目前看來,至少在2022年上半年可能都會繼續保持在高通膨的位置,高油價、新一輪供應鏈問題威脅,加上Omicron爆發,不排除膨通滯後傳遞的可能。
牛津指出,亞洲防疫限制導致需求疲軟,會使企業更不願把不斷上升的投入成本轉嫁給亞洲消費者,不然就要看個別國家作法,各自祭出抑制通膨對策,如食品價格高漲是此波CPI上揚的主導角色,官方調節進口關稅有助壓抑企業成本。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